无为市米芾纪念馆,位于
无为市无城镇米公祠12号,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660平方米,隶属于无为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是一所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纪念馆。
历史沿革
2010年11月,在米公祠修复、扩建的基础上正式建立无为市米芾纪念馆并正式开馆。
建筑格局
综述
无为市米芾纪念馆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660平方米,仿清式建筑风格。自南向北,依次有门楼、米公祠、聚山阁、墨池、投砚亭、宝晋斋等主体建筑,展厅、库房、办公之亭阁楼台均融入院落之中。
展厅
宝晋斋厅:陈列馆藏晋唐以下历代名家碑帖刻石150余方,其碑刻大多为明清年代,传承有序。
聚山阁厅:展示鱼龙化石及各类赏石。无为市米芾纪念馆院内有“拜石”、“陨石”、“墨池”、“投砚亭”等景观。
米公祠厅:为综合性展厅。2010年11月开馆以来分别举办了《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展》《馆藏文物展》、《馆藏碑帖拓片展》《馆藏文物展》等临时展览。
馆藏文物
综述
无为市米芾纪念馆藏品来自抢救性清理发掘、执法拨交、涉案移交、社会捐赠、征集(购)等。主要藏品类别是石器、玉器、陶瓷器、青铜器、金银器、漆木器、铁器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件(套),二级文物6件(套),三级文物212件(套)。截至2019年末,无为市米芾纪念馆藏品有684件/套,重要藏品有251件/套。
重要藏品
无为市米芾纪念馆重要藏品有:晋唐以来历代名家碑刻150余方、鱼龙化石标本两块、米芾拜石1尊、隋寿州窑青釉龙寥鸡首壶、唐海棠口白瓷碗、宋吉州窑绿釉刻划花严家记如意形枕、战国晚期三弦钮四山纹镜、西汉三弦钮蟠螭纹镜、唐长沙窑点褐绿彩双耳罐等。
藏品保护
2008年起,无为市米芾纪念馆文物瘁房及展厅安装了报警监控系统,文物安全保障系数大幅提高。一级文物或经济价值较高的藏从配备了专用保险柜进行保管。规章制度上,建立了《库房安全保卫制度》《藏品保管工作人员职责》《库房管理制度》,制作《入库人员登记表》《藏品出入库凭证》等,规范了藏品管理,保证了藏品安全。另外,委托安徽省文物保护中心对馆藏一批残损的青铜器进行修复保护。
文化活动
综述
无为市米芾纪念馆正常做好开放期间的展览布置外,还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积极开展“两日”的文物法律法规宣传和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普及活动。
学术研究
无为市米芾纪念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专业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高,馆内职工多次在国家及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例如:何福安、邹喜庆《安徽无为县发现座唐墓》(《考古》2001年6期);何福安《安徽无为县发现一座宋代砖石墓》(《考占》2005年3期);何福安、邹喜庆《安徽无为县甘露村西汉墓的清理》(《考古》2005年5期);何福安《安徽无为县新石器一商周遗址调查报告》(《文物研究》第18辑,科学出版社);何福安《宝晋斋碑帖集释》(2009年12月黄山书社出版)。
重要活动
1997年,无为市米芾纪念馆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中外学者联合对无为市出上鱼龙化石标本进行研究,并数次而往出土地点现场勘察、采集;加强与湖北襄阳米公祠的双向交流与合作。
1989年以来,无为市米芾纪念馆先后分别向国家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提供了隋寿州窑青釉龙鎏鸡首壶、唐海棠口白瓷碗等文物藏品,丰富了国家迎接亚运会开展及《安徽古文明陈列展》的展览内容。
无为市米芾纪念馆多次接待了日本早稻田大学、海军政治部创作室、浙江余姚博物馆以及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来馆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无为市米芾纪念馆专业研究水平的提高。
相关人物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全民所有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县财政全额拨款。
机构设置:馆长、副馆长、业务部、办公室。
人员编制、组成:在职职工5人,大专3人,专业技术人员4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2人,临时聘用员工3人,主要为讲解员及保安员。
观众接待:每年接待观众22000人次。
历任馆长:何福安(2010.11 文物管理所所长兼)。
参观信息
无为市米芾纪念馆位于安徽省无为市无城镇米公祠12号。
公交线路:4路、67路(米公祠站)。
8:30一11:00,14:30一17:00(周一闭馆)。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