粄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bǎn。字从米,从反,反亦声,为古汉语,也写作䉽或䬳。糍粑一类的米制饼。《玉篇》记载:“粄,米饼。”据《康熙字典》记载:“‘粄’,《广韵》博管切,《集韵》補滿切,音昄,屑米饼。”
客家地区:发粄、餈粄、捆粄、红桃粄、粄圆(挼圆粄)、红粄、甜粄、萝卜粄(
菜头粄)、艾粄、苎叶粄、粄条、米筛目、酵粄、味酵粄、
油麻粄、敛粄、大笼粄、碗粄(碗仔粄)等。
“粄”是一个古语词,《
玉篇》记载:“粄,米饼。”而在现代汉语中,客家话里保留了下来,相当于常说的“糕”,其他方言基本不用,成为了客家方言的特色词。对客家人而言,粄不仅是客家人特有的风味小吃的词汇表达,也早已融入了
客家文化当中。
晋代,一支原居住在中原的汉族人因不堪战乱纷扰向南迁徙,从此开启了他们与子孙后代五次大迁徙的旅程。路途艰苦,生存是第一要义,自然做不出太精细的食物。如今的粄便是在迁徙、定居后文化间相融合的产物,其原料多为大米、糯米、粘米等,口感不甚精致。但客家人善于发挥食物最大的可能性,让并不奢华的原料做成的平凡的食物里滋长出了刺激味蕾的客家风味,也蕴含了无尽的储存智慧。
◎ 客家话:[陆丰腔] ban3 [台湾四县腔] ban3 [客英字典] ban3 [海陆腔] ban3 [梅县腔] ban3 [
东莞腔] ban3 [
宝安腔] ban3 [客语拼音]
新丁粄(Sin Den Ban)客家人为了要庆贺家中有新添的男丁而做的,其实做新丁粄就是红粄。红粄要做足,足满一斤,通常在
农历十月十五
下元节时“祭天公”,以感谢上天赐男丁之福,这时候的红粄就叫做新丁粄,在新丁粄祭拜上天后,要分发给邻舍,是把快乐分享给大家的意思。
发粄(Bot Ban)是广东传统的特色小吃,也是客家人过年过节常吃的糕品。“发粄”又被叫作”“碗粄”,也就是
广府人称「松糕」的。它是经过发酵的,粄面从碗里隆起来,会出现裂缝。
萝卜粄(Lo Pet Ban),有些地方叫菜包粿、菜头粄。各地做法有所不同,但做法大同小异,都是将萝卜切丝和
猪肉、
虾米、葱、
胡椒粉和酱油蒜头混在一起,或者根据自己的口味与
其他材料一起做成各种形状。
艾粄(Ngoi/Nge Ban),是清明粄中其中的一种,是一种美味的特色传统小吃,属于
客家菜。用
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