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椋鸟是雀形目椋鸟科粉红椋鸟属鸟类。头顶具紫色羽冠;头部、颈、颏、喉黑色具蓝紫色金属光泽;背和腹粉红色;两翅和尾黑褐色;虹膜暗褐色;嘴黄色或粉红色,上嘴基部黑色,冬季嘴为褐色;脚黄色。嘴较其他椋鸟短而钝,上嘴弯曲较明显;脚较粗壮,爪发达。
形态特征
粉红椋鸟是
椋鸟家族中的普通一员,中等体型,该物种鸟喙较其他的椋鸟短而钝,上嘴弯曲较明显,脚较粗壮,爪发达。
雄鸟头部、颈、颏、喉和上胸黑色具紫蓝色金属光泽,有的喉具白色细纹。头顶羽毛长而尖,形成明显的
羽冠。背、胸、腹及两肋为粉红,尾上和尾下覆羽黑色具白色羽缘,两翅和尾黑色具蓝绿色的金属光泽。冬季头和胸具皮黄色尖端,背部具淡褐色羽缘,使粉红色变得不显著。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头部羽冠较短,体羽缺少光泽而显得暗淡。
虹膜暗褐色,鸟喙黄色或粉红色,上嘴基部黑色,冬季嘴为褐色,脚黄色。
幼鸟上体皮黄,两翼及尾褐色,下体色浅,嘴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68-80克,♀65-72克;体长♂200-242毫米,♀185-235毫米;嘴峰♂18-19毫米,♀19毫米;翅♂121-136毫米,♀118-132毫米;尾♂68-74毫米,♀74-77毫米;
跗蹠♂18-19毫米,♀29-31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干旱平原、荒漠与半荒漠地区,也栖息于高山和山地,尤以有悬崖峭壁、水源和树木的开阔地带较为多见。在西藏高原,也栖息在海拔4200米左右的山地河谷。
生活习性
叫声:飞行时发ki-ki-ki的叫声,也有平淡的shrr声。群鸟进食时发出卷舌音chik-ik-ik-ik的叫声。
迁徒:粉红椋鸟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每年4月迁来中国繁殖,9-10月迁离中国。常见
留鸟于中国西北至东北的开阔地带,迁徙至甘肃及西藏西部。
迷鸟有至上海及香港。
习性:粉红椋鸟喜欢群居生活,偶见单独和成对活动。结大群生活于干旱的开阔地。主要在地上觅食,追随家畜捕食被惊起的昆虫。有时也在树上或灌丛中觅食。有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习惯,它们也喜欢热闹,常常聚在一起吵声不断。
分布范围
粉红椋鸟主要分布于欧洲东部至亚洲中部及西部,冬季迁往印度等南亚温暖地带越冬,迷鸟至泰国。中国新疆是粉红椋鸟的主要繁殖地。
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孟加拉国、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丹麦、格鲁吉亚、希腊、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马其顿、马来西亚、摩尔多瓦、蒙古、黑山、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斯里兰卡、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泰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
游荡:阿尔及利亚、巴林、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捷克共和国、埃及、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马耳他、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塞舌尔、新加坡、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瑞典、瑞士、突尼斯、英国、越南、也门。
繁殖方式
每年5-7月份,粉红椋鸟就会成群结队地迁飞至繁殖地,先在食物丰富的低山地带落脚,然后集群占据石头堆、崖壁缝隙等处选择巢址。为了争夺有利地势,雄鸟之间经常发生激战。雄鸟头顶上部羽毛蓬展,用以恐吓其他雄鸟并吸引雌鸟。通过数日的选配,最终组建成“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开始共同筑巢,准备繁育后代。
粉红椋鸟每年繁殖一代,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茎和草叶构成。每窝产卵4-6枚,偶尔多至7-8枚和少至3枚。卵白色或淡蓝色,大小为25-30毫米×19.7-22毫米。卵产齐后间隔一天开始由雌鸟孵卵,孵化期14-15天。雏鸟晚成性,破壳而出后,经雌雄亲鸟共同喂养14-19天后才随父母离巢,离巢后还需要父母喂养一段时间,并跟随父母学习捕食本领。粉红椋鸟食量很大,每只成鸟每天进食
蝗虫120-170只,这些蝗虫的总重量超过鸟本身的体重。
雏鸟成长过程中食量剧增,甚至超过成鸟。好胃口、大食量是粉红椋鸟成为灭蝗能手的原因之一。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