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数反转(population inversion)是激光产生的前提。两能级间
受激辐射几率与两能级
粒子数差有关。在通常情况下,处于
低能级E1的
原子数大于处于高能级E2的原子数,这种情况得不到激光。为了得到激光,就必须使高能级E2上的原子数目大于低能级E1上的原子数目,因为E2上的原子多,发生受激辐射,使光增强(也叫做光放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设法把处于
基态的原子大量激发到
亚稳态E2,处于高能级E2的原子数就可以大大超过处于低能级E1的原子数。这样就在能级E2和E1之间实现了粒子数的反转。
式中k为玻耳兹曼常数,N2、g2和N1、g1分别为高能态E2和
低能态E1的粒子数和
统计权重。由于E2>E1,T>0,故N1>N2 ,即高能态上的粒子总少于低能态上的
粒子数。于是原子系统的
受激吸收过程总占优势。
原子系统单位时间内从辐射场所吸收的
光子数总是多于受激发射产生的光子数。如果采用适当的激励,破坏
热平衡状态,使高能态
粒子数多于低能态粒子数,即Δ=N2-N1>0,就说实现了粒子数反转,Δ称反转
粒子数。
粒子数反转是相对于热平衡分布而言的。当体系处于粒子数反转状态时,
受激辐射光子数多于被吸收的光子数,因此对光子数具有放大作用。一个
激光器要实现激光运转,粒子数反转是
必要条件之一。
从Δ>0可知,体系处于粒子数反转状态时,体系的温度T<0,因而说体系处于
负温度状态。这是形式上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在
热平衡状态下,T不能取
负值。但是体系处于粒子数反转状态时,它并不处于热平衡状态。
通常实现粒子数反转要依靠两个以上的能级:低能级的粒子通过
比高能级还要高一些的
泵浦能级抽运到高能级。一般可以用
气体放电的办法来利用具有动能的电子去激发
激光材料,称为
电激励;也可用脉冲光源来照射
光学谐振腔内的介质原子,称为光激励;还有热激励、
化学激励等。各种激发方式被形象化地称为泵浦或抽运。为了使激光持续输出,必须不断地“泵浦”以补充高能级的粒子向下跃迁的
消耗量。
物理学家把产生
激光的机理溯源到1917年
爱因斯坦解释
黑体辐射定律时提出的假说,即
光的吸收和发射可经由
受激吸收、
受激辐射和
自发辐射三种基本过程。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光源的发光都与其物质内部粒子的
运动状态有关。当处于低能级上的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吸收了适当频率外来能量(光)被激发而跃迁到相应的高能级上(受激吸收)后,总是力图跃迁到较低的能级去,同时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出来。如果光是在没有外来光子作用下自发地释放出来的(自发辐射),此时被释放的光即为普通的光(如电灯、霓虹灯等),其特点是光的频率大小、方向和步调都很不一致。但如果是在外来光子
直接作用下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出来(
受激辐射),被释放的光子则与外来的入射光子在频率、
位相、传播方向等方面完全一致,这就意味着外来光得到了加强,我们称之为光放大。显然,如果通过
受激吸收,使处于高能级的
粒子数比处于低能级的越多(粒子数反转),这种光的放大现象就越明显,这时就有可能形成激光了。
此后直到1958年,美国两位微波领域的科学家汤斯(C. H. Townes)和肖洛(A. I. Schawlaw)才打破了40年的沉寂局面,发表了著名论文《红外与光学激射器》,指出了受激辐射为主的发光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条件是实现“粒子数反转”。他们的论文使在光学领域工作的科学家马上兴奋起来,纷纷提出各种实现粒子数反转的实验方案,从此开辟了崭新的激光研究领域。同年
苏联科学家巴索夫和普罗霍罗夫发表了《实现三能级粒子数反转和半导体激光器建议》论文。
早在1976年,Kononov等人在研究Al xi离子发射特性时已发现只有在距离靶面一定距离的
空间区域才有铝xi离子高能级与低能级之间的粒子数反转。1968年,Baco Br等人用
非线性弛豫方程与一元绝热气流方程联立求解的方法,算出了
拉瓦尔喷管中的粒子数反转。1992年,有研究小组在钠原子蒸汽中,首先观察到无粒子数反转条件下的光放大讯号,为进一步研究无粒子数反转光放大迈出了重要的另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