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视界
物理学术语
粒子视界(也称为宇宙学视界,漫反射的视界(在多德尔森的文本中)或宇宙光线视界)是粒子在宇宙年龄里到达观测者的最大距离。 它与地平线的概念非常相似,它代表宇宙的可观测和不可观测的区域之间的界限,因此它在当前时代的距离定义了可观测宇宙的大小。 因为宇宙的膨胀,所以不仅仅等于宇宙的年龄乘以光速(大约138亿光年),还有光的速度倍加适应时间。 粒子视界的存在,性质和意义取决于具体的宇宙学模型
简介
设P是各向同性观者G的世界线上的一点,若存在粒子G2,其世界线上任一点发出的光都不能到达P。设∑p是过P点的等时面(P时刻的全宇宙空间)。每一粒子的世界线与∑p的交点代表该粒子在宇宙时刻tp的空间位置。∑p可分为两个子集,可被G在tp时刻看见的粒子属于子集1,否则属于子集2,则这两种子集的分界面成为观察者G在时刻tp的粒子视界。
粒子视界是指在某个时刻的观察者能够接收到其他地方的光信号的边界。粒子视界代表我们能够从过去获取信息的最远距离,通常这也是可观测宇宙的大小。其对应的视界半径可表示为:
其中对应于FRW度规中的尺度因子。
粒子视界的影响
在当今宇宙存在粒子视界,所以我们原则上能观测到的只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称为当今可观测宇宙。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7-20 16:55
目录
概述
简介
粒子视界的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