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吻海龙
海龙科粗吻海龙属动物
粗吻海龙(学名:Trachyrhamphus serratus)是海龙科、粗吻海龙属的一种鱼类。体延长,稍侧扁,躯干部骨环呈七棱形;尾部骨环四棱形,后方渐细;腹部中央棱不突出,头小,与体轴在同一直线上,后头部的顶骨处具一明显隆起嵴;吻呈短管状,吻部背面中央线上具1行锯齿嵴;眼较大,圆形,眼间隔宽阔;鼻孔每侧2个,很小,不明显;口小,前位;无牙;鳃盖突出;鳃孔窄小,位于鳃盖后上方;体无鳞,全由骨质环所包;液浸标本体灰黑色或黑褐色,腹部淡灰色,体侧具9-12条黑色横带,背鳍具3-4列小黑斑,尾鳍黑色。
动物学史
中国早期文献,如《南海鱼类志》(1962)和《东海鱼类志》(1963)将粗吻海龙归入海龙目(Syngnathiformes)中的海龙科(Syngnathidae)。《福建鱼类志(上卷)》(1984)已将粗吻海龙归入刺鱼目(Gasterosteiformes)中的海龙科(Syngnathidae)。
形态特征
背鳍27-29;臀鳍3;胸鳍15-16;尾鳍9。体环23+47-48。
体长约为200-250毫米,体延长,稍侧扁,躯干部骨环呈七棱形;体长为体高35.5-42.0倍,为体宽42.0-50.0倍,为头长11.5-12.8倍。尾部骨环四棱形,后方渐细。腹部中央棱不突出,头小,与体轴在同一直线上,后头部的顶骨处具一明显隆起嵴。头长为吻长2.1-2.3倍,为眼径5.7-6.5倍。为眼间隔4.5-5.2倍;吻呈短管状,吻长大于或等于眼后头长,吻部背面中央线上具1行锯齿嵴。眼较大,圆形,眼眶突出,与吻管形成一钝角。眼间隔宽阔,凹陷,稍大于眼径。鼻孔每侧2个,很小,不明显。口小,前位,上、下颌短小。无牙。鳃盖突出。鳃孔窄小,位于鳃盖后上方。肛门位于体前部1/3处稍后下方。
体无鳞,全由骨质环所包。头上、体上、背面及侧面均散布皮质枝状突起。无侧线。躯干部与尾部的上侧棱在背鳍下方相交,但不相连续;躯干部与尾部的下侧棱亦不连续;躯干部中侧棱与尾部下侧棱相连续。
背鳍较小,基部隆起,位于肛门的背方,始于躯干部第二十一节骨环上,止于尾部第三骨环,臀鳍较小,紧位于肛门后方。胸鳍短小,下侧位。尾鳍后缘尖或圆形,尾端不卷曲。
液浸标本体灰黑色或黑褐色,腹部淡灰色。体侧具9-12条黑色横带。背鳍具3-4列小黑斑。尾鳍黑色。
生活习性
粗吻海龙鱼为近海暖水性小型鱼类,一般栖息在15-100米深处的沙、泥和藻类基质中。体色随环境颜色的不同而变化,以保护色和拟态来防避敌害及诱食。游泳缓慢,以口吸食小型浮游甲壳动物。
分布范围
粗吻海龙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从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到日本海域;在中国分布于南海诸岛、南海大陆沿岸、台湾海峡和东海。
具体国家地区为中国、印度(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日本(九州、本州、四国岛等)、韩国、新加坡、斯里兰卡。
繁殖方式
粗吻海龙为卵生。雌性会把卵产在雄性尾下的育儿袋里。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5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
列入《中国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种群现状
截至2015年,人们还没有专门针对粗吻海龙的调查或种群数量估计。为了确定其种群数量和丰富度趋势,人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主要价值
粗吻海龙具有药用价值,多数用作中药,有补肾壮阳、散结消肿、舒筋活络、止血、催产等功效。
化学成分为胆甾-4-烯-3-酮、胆甾3,6-二酮、蛋白质、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等17种氨基酸、脂肪酸及钠、镁、钾、铁、磷、锰、锌等元素、肌酸酐钠、尿嘧啶、胸腺嘧啶、胆甾醇、六氢-吡咯并吡嗪-1,4-二酮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6:13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