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唇鮠
硬骨鱼纲动物
粗唇鮠隶属于鲶形目,鲿科;属于小型经济鱼类,该鱼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道鲜美、鳞下胶质丰富和无肌间刺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识别特征
背鳍条II-6-;臀鳍条iii-iv-13-19;胸鳍条I-8-9;腹鳍条i-5,鳃耙11-13,游离脊椎骨39-40。体长为体高的3.6-4.7倍,为头长的2.9-4.6倍,为尾柄长的5-6.3倍,为前背长的2.7-3.1倍。头长为吻长的2.5-3.3倍,为眼径的3.8-5.5倍,为眼间距的2.2-2.8倍,为头宽的1.2-1.4倍,为口裂宽的2.2-2.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5倍。体延长,前部略粗壮,后部恢g扁。头钝,侧扁,头顶被厚皮膜;上枕骨棘不裸露,略长,接近项背骨。吻圆钝,突出,略呈锥形。眼中等大,侧上位,被以皮膜;眼线不游离。眼间隔宽,略隆起。口下位,略呈弧形。唇略厚。上颌突出于下颌。上、下颌及腭骨均具绒毛状齿,形成齿带。须均细弱,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线,后神达眼后缘,颌须可达鳃盖骨,领须短于领须。鳔1室,心形。鳃孔大。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鳃耙细短。背鳍短小,骨质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细弱锯齿或齿痕,起点距吻端大于距脂鳍起点。脂鳍发达,长于臀鳍,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瑞至尾鳍基中央偏前。臀鳍起点位于脂鳍起点之垂直下方赂后,至尾鳍基的距离与至胸鳍基后端相等。胸鳍侧下位,硬刺较宽扁,前线光滑,后线具10-14个锯齿,后伸远不及腹绪。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之垂直下方略后,距胸绪基后瑞大于距臀鳍起点,后端达臀绪。肛门约位臀鳍起点至腔鳍基后端的中点。尾鳍深分叉,上、下叶等长,末端圆钝。活体全身灰褐色,体侧色浅,腹部浅黄色。各鳍灰黑色。
生长环境
为小型鱼类。常生活在江河湾的茸丛和岩洞内, 多夜间活动。
食性
主要以寡毛类、小型软体动物、虾、蟹及小鱼为食。浅水草丛中产卵。卵具粘性,受精卵在水草上孵化。肉质细微,骨刺少,为优质鱼。用流刺网捕捞。
营养价值
粗唇鮠肌肉水分含量为81.82%,肌肉粗蛋白含量为16.02%,肌肉粗脂肪含量为3.69%。17种氨基酸的总含量为14.13%,其中必须氨基酸含量为6.06%,占氨基酸总量的42.89%。四种鲜味氨基酸的总含量5.43%。必需氨基酸含量总量超过WHO/FAO提出的标准;氨基酸分(AAS)和化学分(CS)分别为0.81和0.41,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6.27。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5:31
目录
概述
识别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