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军阵亡将士墓又称粤军殉难烈士墓,位于中国江苏省
南京市的
莫愁湖西岸莫愁湖公园水榭荷花池之北。最初建成于1912年秋,后多次修葺,粤军殉难烈士墓为1979年重建,墓园面积377平方米。1982年3月,
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定为江苏省
文物保护单位。
1911年底,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北洋军张勋部,向南进攻南京,形势危急。孙中山命令临时赶来的粤军反攻。粤军势如破竹,向北过长江,克滁州,沿津浦线猛攻,直抵徐州,为南北议和、清廷退位、缔造共和立下卓越功勋。战后
南京临时政府收粤军62具烈士遗骸,安葬于莫愁湖畔。粤军烈士墓花岗岩砌造,简朴庄重。墓碑上镌刻孙中山手书“建国成仁”,背面是黄兴撰写的碑文。1966年墓毁,1987年重修。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宣告在南京诞生。被赶出南京不久的
张勋在妄图复辟的清朝势力授意下,利用南北议和之际再次率兵南犯,攻打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随即下令组织部队北伐。其中临危赶到的粤军,在1月上旬渡江北伐积极迎敌。士气高昂的官兵沿着津浦线一路上力克固镇、宿州,而且愈战愈勇,势如破竹,终于与兄弟部队在2月中旬收复苏北重镇徐州。张勋的辫子军节节败退,清王朝回天乏力,不久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
人们将此次北伐征战中牺牲的61位粤军官兵忠骸,安葬于金陵西郊的莫愁湖西南侧。整个墓园呈中西合璧式风格,正门朝南,入门后有树木夹道。园内每位牺牲者一穴,墓地不起坟包,皆平列于地上;每座墓上还平嵌长方形石碑,上面镌刻烈士姓名。1912年3月,孙中山特地亲笔敬书“建国成仁”四个大字,镌刻成碑立在众墓之前,旁边还树有
辛亥革命元勋黄兴亲笔题写的“粤军殉难义士之碑”,而墓碑祭文则由时任广东北伐军总司令的姚雨平撰写。墓园正中另外建有一座铅顶石柱六角亭,以供人凭吊之余小憩。
在历经30多年的沧桑变迁后,这座建于1912年的墓园已经“碑残墓毁,蔓草丛荆,沦为乡人饲鸭之场”。1948年,国民政府曾为此拨款予以重修,并将当时粤军出发前因制造弹药而身亡的炸弹营营长周达,与原先61位将士遗骨合葬于一个大墓莹中。而一旁树立的《重修建国粤军阵亡将士墓记》石刻碑文,则由国民党要员邹鲁撰写。“文革”时期,该墓遭到毁坏。后来在邓颖超、廖承志等人的关怀下,1979年又重新予以修建。英烈虽已故世,然而风范常存,蹀躞于此更加令人兴景仰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