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购销
保障粮食安全的环节
粮食购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
安全隐患
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涉及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多个环节,与之有关的单位或企业,看似是没有什么权力的边缘单位,但却管理着成千上万吨粮食的储备轮换,一旦发生“靠粮吃粮”问题,将会严重破坏粮食系统政治生态、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危害国家粮食安全。
案例
2021年11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10起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释放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强烈信号。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购销计划部原部长董春平利用担任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中储粮成都分公司总经理、中储粮集团公司购销计划部部长等职务便利,在收储库点审批、粮食运输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503万余元。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帮助其亲属控制的企业参与中储粮集团公司政策性粮食收储,相关企业获取保管补贴。
湖北省粮食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费仁平在负责湖北省粮食局粮库监测建设项目招标工作期间,通过为叶某某公司量身设置招标条件、修改评分标准、要求评委降低其他公司评分等方式,为其中标提供帮助,并将亲友介绍给叶某某合作经营或进行投资。
把目光转向自己的“责任粮”,一些党员干部通过虚假报销、虚假协议、截留收入等方式贪污公款。
如云南省粮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海平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以签订虚假动态储备粮采购协议、截留轮换粮销售收入等方式,贪污公款1555万余元。
面对经手的大量售粮款,一些党员干部动起了“歪心思”,把公款当私款,目无法纪,公然挪用。
如山西省大同市地方储备粮管理中心原主任杨斌指使下属和多名粮食经纪人,将销售粮款436万余元存入其个人银行账户,用于购买股票、个人消费。
擅权妄为、履职不公、执法不严的责任问题在涉粮腐败问题中也易发多发。
如贵州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兰侠在贵州省省级储备临储粮采购中,未经集体研究,违规决策省级储备临储粮的采购方式,以贵州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名义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借款220万元,并通过提前借支省级储备粮轮换资金方式偿还前述借款。
黑龙江省宁安市财政局原党组成员刘国忠伙同他人,在核查某民营企业申报粮食补贴工作中,对发现的自购玉米没有农产品专用发票等问题,故意隐瞒,致使申报企业非法获取国家粮食补贴款136万元,造成国家经济损失。
原因
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频发,与一些地方和单位监管缺位、内部监督缺失不无关系。如在杨斌的案发单位大同市地方储备粮管理中心,案发之前,单位管理混乱,财务出纳员一手拿底票,一手拿公章,仓储保管员长期不记粮食每年的出入库账等等。
由于粮食购销领域的垄断性特点,社会监督往往不能参与,再加上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监督缺位,外部监督乏力,问题不易察觉,导致腐败问题丛生。
参考资料
深度关注 | 严查粮仓“硕鼠”.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5 09:31
目录
概述
安全隐患
案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