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饷
汉语词语
粮饷,汉语词汇,拼音是liánɡ xiǎnɡ,释义指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
解释
指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
粮饷制度随商品交换与货币流通的发展而变化。在中国,魏晋南北朝以前,各代粮饷均较简单,一般是以粮代饷或以绢资粮。如西汉边塞戍卒,每人每月给谷2石6斗有余;东汉戍卒人日支廪米5升。隋唐时期,粮饷虽仍以实物供给,但口粮和衣服分别定额。如唐代口粮标准为人日支米2升,盐半合;衣服标准为人年支布、绢各6匹。宋以后,部分给实物,部分给钱,且各项供给标准都分等级,不同部队、不同地区和平战时之间都有差别。如宋治平四年(1067)厢军粮饷为:各酱菜钱100文,月粮2石;春衣绢2匹,布半匹,钱1000文;冬衣绢2匹,绸半匹,绵12两,钱1000文。禁军待遇则相对较高,有的甚至高出几倍。元代,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每人每月给口粮5斗,盐1斤;新附军月给口粮6斗,家属每人每月给口粮4斗,盐1斤。明代,各卫所军士按月给米,称为月粮。洪武(1368~1398)年间,京外卫马军月支米2石,步军总旗1石5斗,小旗1石2斗,军士1石。守城者如数给,屯田者半之。恩军家四口以上月饷1石,三口以下6斗,无家口者4斗。军士月盐,有家口者2斤,无者1斤;在外卫所军士以钞准(发钱)。衣服则岁给冬衣棉布棉花、夏衣夏布,出征时发给胖袄、鞋裤。清代,清军平时按岁给米,按月给银。康熙(1662~1722)年间,八旗兵饷:前锋、亲军、护军、领催、弓匠长月给银4两,骁骑、铜匠、弓匠月给银3两,皆岁支米48斛;步军领催月给银2两,步军1两5钱,皆岁支米24斛;炮手月给银2两,岁支米36斛(由觉罗补前锋、亲军、护军者月加银1两)。教育兵月给银如步兵数,不给米。绿营兵平时的粮饷只及上述八旗兵平时粮饷的1/3。八旗兵、绿营兵奉命出征时,增加给出征行粮,包括出征行装银、出征盐菜银和出征口粮。20世纪40年代,中国国民党军队实行粮饷分离制,将粮饷分为粮食、副食和饷项,分别规定供给定额。其中,粮食给实物,副食按实物定量折款发给,饷项发现金。历代粮饷,一般是先由官吏统一领取或接收,然后逐级下发,直至每个官兵。发放过程中,各级官吏往往要层层克扣,官兵所得实际少于定额。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出处
参考资料
粮饷.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0-09-22 09:12
目录
概述
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