糅,汉语二级字,读作糅(róu),形声。从米,柔声。本义指杂饭。
基本字义
● 糅
róu ㄖㄡˊ
◎ 混杂:杂~。~和。~莒(掺杂混合)。
方言集汇
◎ 粤语:jau2 nau6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糅 róu
〈名〉
形声。从米,柔声。本义:杂饭
同本义
滋味杂陈,肴糅错该。——汉· 枚乘《七发》
词性变化
◎ 糅 róu
〈动〉
1、混杂;混合。如:糅莒(夹杂掺合);糅杂(混杂)
2、混合,使混合。如:杂糅
常用词组
◎ 糅合 róuhé
搀和,混合(多指不适宜合在一起的)
◎丛糅 cóng róu
混杂。 晋 潘岳 《射雉赋》:“稊菽丛糅,翳荟菶茸。”
◎杂糅 zá róu
《国语·楚语下》:“民神杂糅,不可方物。”《汉书·刘向传》:“今贤不肖浑肴,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颜师古 注:“糅,和也。” 唐 孙过庭 《书谱》:“自 汉 魏 以来,论书者多矣,妍蚩杂糅,条目纠纷。” 清 陈维崧 《感皇恩·晚凉杂忆》词之二:“水云轇葛,阴阳杂糅,奇石成狮破空走。” 郭沫若 《蒲剑集·民族形式商兑》:“凡事有经有权,我们不好杂糅起来。”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女救切,音猱。《博雅》猱,杂也。或作粈。《仪礼·鄕射礼》白羽与赤羽猱。《战国策》下宫糅罗纨。《史记·屈原传》同糅玉石兮,一槩而相量。
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忍九切,蹂上声。义同。
又《集韵》而由切,音柔。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