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认识论亦称系统论认识论。指送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人类认识活动的理论。一般系统论的奠基人贝塔朗菲于本世纪60年代在《一般系统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建立“系统哲学”的主张,他把系统哲学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之一就是“系统认识论”,认为认识活动是知觉者和已知事物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是于生物、心理、文化、语言等的性质的要素的复合体。
美国著名系统论哲学家拉兹洛在《
系统、结构和经验》一书中使用了“系统论认识论”的概念。他应用维纳的控制论思想,把认识活动作为一个特殊的控制系统来研究,认为认识活动是一个“完形系统”的反馈控制和适应性自组织的过程。
接着,苏联著名
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在他的《
神经心理学原理》等著作中提出脑机能块理论,运用
系统分析方法,把人脑区分为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提出“机能系统”的概念,认为意识活动的每一种形式总是一种复杂的机能系统,总是依靠脑的所有三个机能联合区的协同工作来实现的。从而为系统认识论提供了神经心理学基础,把系统认识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目前在国内系统认识论的研也开始起步。已经有一些论文和专著专门探讨了认识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活动等问题,例如,依据列宁的辩证法的系统认识论基本思想,把认识系统区分为三个基本要索,即:认识的客体一自然界;认识的主体一人或人脑;认识的结果同时又是认识进一步发展的手段或工具一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即概念、规律、范畴等等。认为认识活动是认识系统三个基本要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 把认识系统区分为两个层次,即:认识的宏观系统,即认识的主客体统一系统,由客体、主体、实践和认识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认识的微观系统,即认识的主体系统,由认识信息,认识器官,认识方法和认识活动四个基本要素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