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鼓
华阴的民间舞蹈形式
素鼓是华阴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在华阴卫峪乡双泉村一带。它的发源与西汉时守护京师粮仓士兵的操练有直接关系。
内容及形式
素鼓是一种场地固定、程式严谨的多套路鼓舞,它的每一套节目都有一定的内容和故事情节,如:《敬德一条鞭》、《二马连环》、《三战吕布》、《四马投唐》、《五龙二虎逼彦章》、《六出岐山》、《七擒孟获》等。表演时鼓被固定在鼓架上,依照内容要求的具体鼓数,布成不同的阵容,其他伴奏如打击乐器锣、、疙瘩锣等都在场面后站成半圆形或八字形。击鼓者双手握着弓形的鼓槌,一人一鼓,按照所规定的击乐谱,以规定的路线部位,击鼓表演。击鼓的动作根据内容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式,如“五锤”、“快七锤”、“十六锤”、“刁鼓”、“大山蓬”、“小山蓬”等,动作之间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组成有开端、发展、高潮、收煞的完整套路,以多变的节奏、多变的舞蹈纵横穿插,完成表演。素鼓的内容多表现战争,所以基本动作都是围、攻、冲、杀、夺。击鼓者以鼓槌为武器,对打、抢阵、夺营、围攻,其厮杀场景,逼真地再现了古战场的英雄气概和将士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情趣
素鼓不同于其他鼓舞,不仅富有情趣,而且还有叙事性。表演者在击鼓、跳跃、翻转等各种形体动作中,使手、眼、身、法都作到示意传神。其特点是:手活、眼准、身轻、法巧、步紧,打到高潮时,全身使劲,脚下生风,动作舒展,体态优美。
舞蹈形式
素鼓的舞蹈形式历来没有文字记载,继承全靠艺人在其家族五服以内的口传身授。素鼓表演的鼎盛期曾有个节目叫《百子擂阵》,表演的是武王伐纣时破潼关收雷震子的故事,百人百鼓,阵势宏大,鼓点的套路很多,现在能回忆起的仅有14套,会打的只有8套。50年代中期:素鼓艺人张贵生整理传授的《五龙二虎逼彦章》曾参加陕西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后又赴京参加“五一”观礼表演,荣获优秀表演奖。80年代初,文化馆干部郭春改编的素鼓《雪里梅花舞新春》参加了渭南地区民间艺术会演,荣获表演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9 12:28
目录
概述
内容及形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