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水乡,隶属于重庆市开州区,地处
开州区北部,东邻
和谦镇、
敦好镇,南与敦好镇相连,西接高桥镇、麻柳乡,北邻大进镇,距开州区人民政府驻地53千米,区域总面积94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清末,紫水乡境域为东里紫水坝甲。
民国十九年(1930年),置紫水坝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更名紫水乡。
1953年3月,紫水乡析东南部置水田乡。
1958年9月,紫水乡改为紫水公社,
1983年9月,由紫水公社改为紫水乡。
1992年10月,龙茶乡并入紫水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紫水乡下辖紫水场1个社区,双玉、花岭、华新、龙茶、雄鹰、天元、金龙、龙溪、紫水9个行政村;下设2个居民小组、8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紫水乡下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紫水场社区、双玉村、花岭村、华新村、龙茶村、雄鹰村、天元村、金龙村、龙溪村、紫水村,乡人民政府驻紫水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紫水乡地处
开州区北部,东邻
和谦镇、
敦好镇,南与敦好镇相连,西接高桥镇、麻柳乡,北邻大进镇,距开州区人民政府驻地53千米,区域总面积9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紫水乡地势北高南低,属深丘地貌;境内最高点位于雄鹰村三块石,海拔1595米;最低点位于鲤鱼塘,海拔460米。
气候
紫水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温16.5℃之间,无霜期220—300天,年均降水量1449毫米。
水文
紫水乡境内河道属桃溪河流域;主要河道有紫水河、马场河2条,河流总长度6.3千米,河网密度2.8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紫水河,从紫水村至紫水场镇流进鲤鱼塘境内,境内长4.3千米,年均流量11.2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紫水乡主要自然灾害有风暴、冰雹、滑坡等,多发生在夏季暴雨季节。
自然资源
紫水乡境内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天然气、煤等,其中煤的存储量100万吨,年均开采4万吨。2011年,紫水乡有耕地面积2.4万亩,人均0.8亩;林地面积4.1万亩。
人口
2011年末,紫水乡总人口3151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739人,城镇化率11.9%;另有流动人口342人。总人口中,男性16705人,占5%;女性14812人,占47%;18岁以下7586人,占24.1%;18—35岁7970人,占25.3%;35—60岁11598人,占36.8%;60岁以上4363人,占13.8%;以汉族为主,达31486人,占99.9%;有土家、壮、侗、苗、仡佬、藏、蒙古、白、布依、黎、纳西、瑶、彝13个少数民族,共31人,占0.1%。2011年,紫水乡人口出生率9.8‰,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4.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35.2人。
2017年末,紫水乡常住人口为20581人。
截至2018年末,紫水乡户籍人口为3307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紫水乡财政总收入121万元,比2010年增长15.2%。
2018年,紫水乡有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个。
农业
2005年,紫水乡共开发养殖水面3000亩,其中水库和山平塘水面1400亩、精养鱼池1600亩;发展水产养殖大户200余户,其中20亩以上24户、50亩以上8户、100亩以上3户。2005年,紫水乡产商品鱼2200多吨;
农民人均水产养殖收入635元,占紫水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
2011年,紫水乡农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比2010年增长20%,农业增加值4575.7万元。紫水乡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类为主。2011年,紫水乡生产粮食4.0万吨,人均1328千克,其中水稻1.6万吨,玉米1.1万吨。紫水乡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等。2011年,紫水乡油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363吨;花生种植面积0.1万亩,产量116吨。紫水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紫水乡生猪饲养量1.9万头,年末存栏1.3万头;羊饲养量0.3万只,年末存栏0.3万只;家禽饲养量18.8万羽,上市家禽15.6万羽。2011年,紫水乡生产肉类625吨,禽蛋1.8吨;畜牧业总产值0.3亿元。紫水乡渔业以淡水鱼养殖为主。2011年,紫水乡渔业总产值900.3万元。2011年,紫水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
工业
紫水乡工业以采煤、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紫水乡工业总产值为0.3亿元,比2010年增长20%,实现工业增加值1400万元,比2010年增长30%。2011年,紫水乡有工业企业11家,职工126人。
商贸
2011年末,紫水乡有商业网点325个,职工879人。2011年,紫水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078万元,比2010年增长;10.8%;有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1800万元,比2010年增长9.7%。
金融
2011年末,紫水乡有2家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1.7亿元,比2010年增长10.8%;人均储蓄5217元;各项贷款余额35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0%。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紫水乡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50人,专任教师3人;小学10所,在校生1340人,专任教师8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45人,专任教师7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紫水乡教育经费达23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0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紫水乡有各类科技人才12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5人,经营管理人才11人,技能人才40人,农村实用人才5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紫水乡有文化站1个,村级有文化活动中心10个,有各类图书室12个。2011年末,紫水乡有体育场地3处;100%的城市社区和11.1%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2%。2011年末,紫水乡有电视广播站1个,电视综合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数为800余户,入户率11.4%。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紫水乡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6个,其中门诊部(所)24个;病床50张,固定资产总值76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2名,其中执业医师7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紫水乡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7万人次。2011年,紫水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1万人,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紫水乡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4户,人数371人,支出82万元,比2010年增长15.1%,月人均184元,比2010年增长1.2%;医疗救助58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600人次,共支出98万元,比2010年增长10.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98户,人数2035人,支出223万元,比2010年增长2.1%,月人均91元,比2010年增长2.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4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80万元,比2010年增长20.2%;社会福利费80万元,比2010年增长10.1%;有敬老院4家,床位7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78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675万元,比2010年增长18.3%;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万人,参保率20.1%。
交通
2011年末,紫水乡有紫龙路、敦龙路2条县道过境,境内长25千米;乡级公路258千米,已硬化17.5千米。
历史文化
紫水乡因境内有紫水河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