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沙蛇
游蛇科紫沙蛇属动物
紫沙蛇(学名:Psammodynastes pulverulentus):为游蛇科紫沙蛇属的爬行动物。头略呈三角形;眼大,瞳孔直立椭圆形;颈细,头颈分明。头背及两侧有对称的绿褐色纵纹,向后延伸;头背顶部隐约可见黑色“Y”形纹;体背紫褐色,背鳞平滑无光泽,中段17行;腹面黄褐色。密布紫褐色小点,有点小点并列成数条纵纹。
形态特征
紫沙蛇头略呈三角形;眼大,瞳孔直立椭圆形;颈细,头颈分明。头背及两侧有对称的绿褐色纵纹,向后延伸;头背顶部隐约可见黑色“Y”形纹;体背紫褐色,背鳞平滑无光泽,中段17行;腹面黄褐色。有点小点并列成数条纵纹。背面紫褐色。有多数呈不规则“∧”形、镶暗紫色的浅褐色斑,有的无此种斑,而仅有不规则排列的深棕色短折线;腹面淡黄色,密布紫褐色细点,或有紫褐色纵线或点线数行;体测略呈深浅相间的纵纹数条。头背紫褐色,有镶浅褐色边的暗紫色纵纹数条;唇缘及下颌浅褐色。体型中等大小;头颈可以区分,吻端平齐,吻棱明显;眼较大,瞳孔直立椭圆形。颊鳞1枚,不入眶。眶前鳞1,个别为2,眶后鳞2,个别为3;颞鳞2(1)+2(3、4)+3(4);上唇鳞8,2-3-3式,极少标本一侧或两侧为7,2-2-3式,个别标本的一侧为9,3-3-3式;下唇鳞8或7,前3对切前颌片;颌片3对。背鳞17-17-15行,均平滑无棱,背鳞不扩大,背鳞亦不呈斜行。
大者全长471毫米。有后沟牙;头大,吻棱显著;眼大,颊部略凹。背面紫褐色;头背及两侧有对称的绿褐色纵纹,向后方延伸,体背还有多数不规则的“∧”形斑纹或网纹。体中部背鳞17行;腹鳞148-166;肛鳞完整;尾下鳞42-57对。
栖息环境
通常可以在平原、沼泽、湿地甚至是稻田、森林、山麓或低山,常栖于林荫下水草丰茂的地方。。不过纪录上几乎不会靠近人类居住的区域。虽然属於陆栖蛇类,但是还是可以在灌木丛上等较低矮的植物上发现其踪影。
生活习性
紫沙蛇生活于平原、在这种环境中,其体形及体色较深,与枯枝相似;亦常见于住宅附近路上或石缝中。在干燥的地方体色可变浅。白天、傍晚均见外出活动捕食。吃蛙及蜥蜴,偶亦吃蛇。卵胎生
善爬树,性凶猛,常主动攻击。此蛇种有强烈的攻击性,并且有着类似蝮蛇科蛇类的防御行为。当动物被它螫咬会有不轻的伤势。
分布范围
世界
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印度、缅甸、老挝、越南、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邦加、婆罗洲、布东、恩加诺、弗洛勒斯、爪哇、加里曼丹、科莫多、龙目岛、明打威群岛、纳图纳群岛、帕达尔、廖内群岛、林卡、桑吉赫群岛、苏拉威西、苏拉群岛、苏门答腊、松巴)、菲律宾(Balabac、Basilan、Bohol、Bongao、布桑加、Dinagat、Jolo、Leyte、吕宋岛、宿雾、棉兰老岛、内格罗斯岛、巴拉望岛、班乃、Polillo、Samar)、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不丹、泰国(包括普吉岛、马来西亚(马来亚和东马、Pulau Tioman)。
中国
分布范围大致在北纬25°左右及其以南。在东南沿海地区可达福建北部,华中地区唯一较北记录为湖南长沙。福建(福州、福清、南平、崇安、德化、尤溪、闽侯、大田、闽清、南靖、政和、松溪)、台湾(台北、基隆、新竹、台中、南投、高雄、屏东、宜兰、兰屿)、江西(上犹、铅山)、湖南(长沙、道县)、广东(广州罗浮山、肇庆、和平、紫金、大浦)、香港(极罕见、散处各地)、海南(陵水、崖县、琼中、万宁、白沙、乐东、儋县)、广西(金秀、南丹、贺县、龙州、北流、上思、防城)、贵州(榕江)、云南(泸水、腾冲、陇川、孟连、屏边、河口、武定)、西藏(墨脱南部)。
繁殖方式
卵胎生,每胎产3-10仔蛇。解剖8月采于江西铅山1雌,左输卵管有卵6枚,约4mm×2.5 mm,右输卵管有卵6枚。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没有列入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尚未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毒性防治
紫沙蛇毒素类型属于溶血毒素。为后沟牙类毒蛇,其毒牙长在上颌骨的后端,咬人时不易被毒牙伤及人体,蛇毒相对较轻,被咬伤后较少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有报道一红脖颈槽蛇被该蛇咬伤后16min致死。咬人后无明显症状,被咬处出血量比一般时稍微增加,不会对人体产生不适,野外比较罕见,需要加以保护。
参考资料
紫沙蛇.Mongabay.
紫沙蛇.中国数字科技馆.
Common Mock Viper.Ecologyasia.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1 17:2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