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兰(学名:Yulania liliiflora (Desr.) D. L. Fu),别名木笔、辛夷,为木兰科(Magnoliaceae)玉兰属(Yulania)的一种落叶灌木,常丛生;树皮灰褐色,小枝绿紫色或淡褐紫色。叶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花叶同时开放,瓶形,直立于花梗上,稍有香气;花被片紫绿色,花瓣状,椭圆状倒卵形。聚合果深紫褐色,变褐色,圆柱形;成熟蓇葖近圆球形。花期3-4月,果期8-9月。
本草考证
在中国,紫玉兰始载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在清代陈淏作《花境》中,云“辛夷一名木笔,一名望春,较玉兰树差小”,其中的“木笔”,被考证为木兰科玉兰属植物紫玉兰(Yulania liliiflora (Desr.) D. L. Fu)。
形态特征
紫玉兰为落叶灌木,常丛生。
茎
树皮灰褐色,小枝绿紫色或淡褐紫色。
叶
叶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长8-18厘米,宽3-10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沿叶柄下延至托叶痕,上面深绿色,幼嫩时疏生短柔毛,下面灰绿色,沿脉有短柔毛;侧脉每边8-10条,叶柄长8-20毫米,托叶痕约为叶柄长之半。
花
花蕾卵圆形,被淡黄色绢毛;花叶同时开放,瓶形,直立于粗壮、被毛的花梗上,稍有香气;花被片9-12,外轮3片萼片状,紫绿色,披针形长2-3.5厘米,常早落,内两轮肉质,外面紫色或紫红色,内面带白色,花瓣状,椭圆状倒卵形,长8-10厘米,宽3-4.5厘米;雄蕊紫红色,长8-10毫米,花药长约7毫米,侧向开裂,药隔伸出成短尖头;雌蕊群长约1.5厘米,淡紫色,无毛。
果实
聚合果深紫褐色,变褐色,圆柱形,长7-10厘米;成熟蓇葖近圆球形,顶端具短喙。
分布范围
紫玉兰是中国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陕西、福建、重庆、湖北等省市,欧美地区也有引种。
生长环境
紫玉兰野生种常生长在海拔300-1600m的山坡林缘。
生长习性
紫玉兰喜光照,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忌涝,喜排水良好、肥沃的微酸性土壤,花期3-4月,果期8-9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紫玉兰的传粉系统由花粉、花柱和传粉媒介组成。在自然条件下,紫玉兰花柱具有较长的可授期,且花粉活力较高,保证了紫玉兰繁育的成功率。紫玉兰是虫媒植物,在雌蕊成熟阶段,紫玉兰散发出浓郁的花香,并提供柱头分泌物作为吸引访花的信号或是访花昆虫的食物。紫玉兰的访花昆虫类群主要有鞘翅目的甲虫、膜翅目的蜜蜂、少量膜翅目的蚁类、双翅目的蚊等。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紫玉兰种子秋季成熟后采下,种子经沙藏法处理后可播种。播种前对床面消毒,防止细菌感染。播种时采用高床条播,留有步道。播种后覆盖腐殖土,搭建遮阳网,并及时喷水保持床面湿润不板结。播种后7-10天开始出苗,15-20天苗木可出齐。
扦插繁殖
紫玉兰扦插繁殖时,插穗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萌发条上半木质化嫩枝,选择通透性良好的基质作为插壤。扦插前对扦插基质进行消毒,然后整平床面;扦插后要压实床面,立即喷施多菌灵溶液,以防止嫩枝感染病菌,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待大部分插穗生根后,逐渐减少喷水次数,并加强炼苗。
压条繁殖
紫玉兰压条繁殖应选择生长良好的植株,取直径为0.5-1cm的一二年生枝条作为压条,如有分枝,可压在分枝上。压条时间为2-3月。压条当年生根,与母株相连时间越长,根系越发达,成活率越高。定植后2-3年即可开花。
分株繁殖
紫玉兰分株繁殖一般在2-3月或9-10月进行,选择枝条茂密的母株,在原地分株或挖出分株,通常在原地分株对母株影响较小。分株后视根系多少,进行修剪或短截。
栽培技术
水肥管理
紫玉兰喜肥,应一次性施足底肥,也可适当追施磷肥。追肥时间通常在2月花前与5月花后进行,2月花前施肥有助于开花,5月花后施肥有助于花蕾形成。紫玉兰入冬落叶后,应施用磷钾肥,以增强抗寒越冬能力。紫玉兰喜湿润,怕涝,因此适时适量浇水很重要。通常情况下立春到开花阶段要保持润而不湿,花后要保持湿润而不渍水。夏季高温时期应增加浇水量,以保障紫玉兰来年开花。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干旱也不能渍水。
整形修剪
紫玉兰根部萌蘖能力强,可根据树形需要随长随剪,无必要则不修剪。修剪通常在春季进行。剪除枯枝、病枝、稠密枝和徒长枝,平时应及时修剪萌蘖枝条,花后如不需要留种繁殖,应将残花带蒂剪掉。修剪时,剪口要光滑平整,微微倾斜,距离芽小于0.5cm。
病虫防治
紫玉兰抗病能力较强,病虫害较少。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等。立枯病可采用800倍液的多菌灵进行防治;根腐病可采用多抗锰碘进行防治。紫玉兰虫害主要有大蓑蛾、红蜘蛛、天牛等。发生大蓑蛾虫害,可采用敌敌畏乳油稀释液进行喷雾防治;发生红蜘蛛虫害,可采用尼索朗稀释液进行雾防治;发生天牛虫害,可采用绿色威雷稀释液进行喷雾防治。
近种区别
紫玉兰在历史上曾一度被认为是辛夷的正品来源,但经过考证和调查发现紫玉兰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福建、云南等省份,与本草上记载的辛夷不一致,又因其野生资源量较少,且无人工栽培,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把望春花(望春玉兰)作为辛夷的正品来源,紫玉兰只在地方作辛夷药用。对辛夷原植物的争议,主要表现在紫玉兰(Y. liliiflora)和望春玉兰(Y. biondii)两树种上,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紫玉兰在200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评估为数据缺乏(DD)植物;在2014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列为易危(VU)植物。
种群现状
紫玉兰自然居群见于中国甘肃、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福建。其水平地理分布范围为 22°-34° N、 98°-119°E,最北可至甘肃陇南一带,南至云南绿春县大黑山,福建武夷山、横断山区的怒江一带分别是其分布的东西界。根据地形及气候特点,紫玉兰的地理分布区大致可以划分为 6 个亚单元: (1) 横断山脉区,包括云南丽江、维西、贡山等地; (2) 四川盆地-陇南山地区,主要沿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一线带状分布,最北到达秦岭和岷山相互交错的陇南山区; (3) 云南高原区,该区包括云南东南部的文山、红河州部分县市; (4) 贵州高原区,包括东南部朱家山邻近县市及北部大娄山区 ( 遵义、重庆金佛山一线) ; (5) 鄂西山地区,包括宜昌大老岭、恩施各县市; (6) 武夷山区,包括福建武夷山赤石一带。
濒危因素
由于人类活动干扰日益严重,紫玉兰生境呈现破碎化、岛屿化趋势,其自然种群的延续受到威胁。
保护措施
紫玉兰在中国大部分城市均有栽培,并引种至欧美,世界各地的植物园也对其进行了迁地保护。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紫玉兰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枝叶扶疏、花芳香艳丽,是著名的庭院观赏树种,可作为行道树,也可种植于公园、庭院等绿地,还是优良的切花材料。紫玉兰可以与常绿树种搭配组景,如黄杨、海桐等,营造天然趣味;与水体、山石、建筑等园林要素配置,打造丰富的景观。
经济价值
紫玉兰花中含有天然香精,工业上提炼可用于制作化妆品。花瓣中提取的色素稳定性良好、开发便利,具有开发利用成为食品添加剂的潜力。
生态价值
紫玉兰对二氧化硫的抗性和吸收能力较强,对氯气、氨气、氟化氢的抗性也强,可作为抗污染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