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野菊(Chrysanthemum zawadskii Herbich )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达50厘米;有地下匍匐茎,茎直立;分枝斜升,茎枝中下部紫红色,有稀疏短柔毛;中下部茎叶卵形、宽卵形、宽卵状三角形或几菱形,上部茎叶小,长椭圆形,羽状深裂;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总苞浅碟状,总苞片四层,外层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圆形,中内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全部苞片边缘白色或褐色膜质,舌状花白色或紫红色;花果期7-9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达50厘米;有地下匍匐茎。茎直立,分枝斜升,开展,但通常仅上部有少数伞房状花序分枝,或几不分枝。全部茎枝中下部紫红色,有稀疏短柔毛,上部及接花序处的毛稍多,或全部几无毛至光滑。中下部茎叶卵形、宽卵形、宽卵状三角形或几菱形,长1.5-4厘米,宽1-3.5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几全裂,侧裂片2-3对;二回为深裂或半裂。二回裂片三角形或斜三角形,宽达3毫米,顶端短尖。上部茎叶小,长椭圆形,羽状深裂,或宽线形而不裂。中下部茎叶有长1-4厘米的叶柄。全部叶两面同色或几同色,有稀疏的短柔毛至无毛。
头状花序直径1.5-4.5厘米,通常2一5个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极少单生。总苞浅碟状。总苞片4层;外层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5-8 毫米,顶端圆形,膜质扩大;中内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7毫米。全部苞片边缘白色或褐色膜质,仅外层外面有稀疏短柔毛,中外层几无毛。舌状花白色或紫红色,舌片长10-20毫米,顶端全缘或微凹。
瘦果长1.8毫米。花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紫花野菊常生长于海拔850米-1800米的草原及林间草地、林下和溪边。
分布范围
紫花野菊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及安徽等地。在欧洲、蒙古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紫花野菊较耐寒,喜凉爽。
繁殖方法
紫花野菊一般繁殖方式为分株或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紫花野菊的头状花序可入药,在中医中,具有清热解表、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红眼病、半边脸发热等温热病。在蒙医中,具有杀“粘”、清热解毒、燥脓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温热、感冒发热、浓疮等症状。
入药:头状花序入蒙药。
采集加工:夏、秋季花盛开时采摘花序,除去杂质,阴干备用。
性味功能:味微苦,性平,钝、柔。杀“粘”,清热解毒,燥脓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