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堤
江西省九江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阳堤,又称“南康星湾石堤”,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紫阳南路庐山市第二中学西侧约120米,始修于宋崇宁四年(1105年)。
历史沿革
紫阳堤始修于宋崇宁四年(1105年)。
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着手修复。
明万历年间,知府田珀在紫阳桥东接造田公堤。
2021年3月份,庐山市启动了紫阳堤修缮工程,修复紫阳堤、田公堤、紫阳桥,清理东西澳废物淤泥、拆除货运码头、修筑沿湖路及环境整治。
建筑格局
紫阳堤自西向东,由紫阳堤、紫阳桥和田公堤连为一整体组成,总长约500余米,为庐山市(星子县)湖港完整的防风浪船坞古建筑,俗称南门栈,堤与坞全部建筑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紫阳堤与田公堤围成西、东两个泊船澳,紫阳堤西端开有20米宽的行船澳口,船舶只能从西澳进入,小船则通过桥孔进入东澳,两澳北面,为花岗石砌阶梯码头。
主要建筑
紫阳堤由西向东向南呈一弯弓状,堤身结构由长条形花岗石叠砌,共20层,堤高约3米,宽8.7米。紫阳堤长280.8米,因前面与落星石相对,故又称“南康星湾石堤”。
田公堤长约200米,时任知府田珀在紫阳桥东接造。
紫阳桥为两堤中间连岸通道,长34米,宽4.75米,高3.4米,桥拱自北向南递降,卷拱花岗石结构,造型独特。
历史文化
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集理学之大成者,生于宋建炎四年(1130年),卒于宋庆元六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其上任伊始,见旧堤岁久不治,水波荡击,木腐土疏,澳内则淤泥堵塞。于是筹钱百万动工修。
清曹龙树《紫阳堤水月》诗:“蟾宫桂子落江乡,江卜平堤号紫阳。月印波心珠滚动,波浮月色镜磨光。嵯峨沙阜千层雪,寥阔洪涛两岸霜。此夜行吟真不夜,二分何必说维扬。”
文物价值
紫阳堤是留存的古代船坞建筑,为研究鄱阳湖航运史、古代堤坝建筑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文物保护
2013年3月5日,紫阳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紫阳堤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紫阳南路庐山市第二中学西侧约120米。
庐山市人民政府距离紫阳堤2千米,可步行前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3 15:1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