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民歌,陕西省紫阳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紫阳位于陕南中部,因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得名。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周南”和“召南”部分25首歌谣的流传地主要就在包括紫阳在内的汉水上游,紫阳民歌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种种生活习俗的形成发展而逐渐成熟,于明清达到鼎盛。
明清两代,由于战乱和灾荒,造成陕南(包括今汉中、安康、商州三市)人口大量死亡和迁徙,以至大批田地荒芜,经济衰落。大批外地流民或因受灾逃生;或因躲避过重的赋税;或因人多地窄,无地可种;或因被朝廷夺去土地;自发流入拥有大量无主荒地的陕南山区。此外,也有一些外地人因经商先客居后入籍,或为官任满定居,或从军退伍落户,而移民陕南。同时,朝廷采取有组织的移民垦荒屯田的政策,强制人稠地窄地区和南方富庶地区的大批农民迁入陕南垦荒,即历史上的“湖广填陕西”事件。人口的大迁徙不仅促进了陕南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使陕南的民俗风情、民间文艺、方言土语等方面都打上了客民原籍地方的浓重印记。
陕南各县客民源流不尽相同,因之所受文化影响也不尽相同。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次倡导对民间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工作中,紫阳民歌就以其在陕南的广泛影响和鲜明的风格特色,已经被纳入到音乐学者的视野中。
20世纪50年代,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音乐家协会艺术家,沿汉江一线采风到紫阳,发现了紫阳民歌这一民歌宝藏。自此以后,当地政府开始重视紫阳民歌的挖掘、搜集与整理工作,并且先后于1973年、1979年、1981年三次对紫阳民歌进行普查,整理了民歌3000多首。
20世纪60年代初,紫阳县汉剧团、文化馆的文艺工作者,运用紫阳民歌素材,创作编排了民歌剧《王二嫁嫂》;基层文化工作者编创了《木匠迎亲》《春到茶山》《盘河激战》等多部紫阳民歌剧。这可看作是紫阳民歌的新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受“文革”影响,虽然紫阳县文化馆也搞各种各样的民歌活动,但都是为了贯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虽然创作出一大批颇具时代性的新民歌,但由于政治概念明显、艺术性差,流传下来的很少,但此举却推动了紫阳民歌创作的繁荣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思想观念的开放与转变,学术研究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发展时期,紫阳的文艺工作者调整了对民歌的认识思路,再一次开始大规模搜集整理、采录紫阳民歌及其相关民间故事和传说,经整理后编印出民歌集10册,故事传说5册,作为资料长期留存下来。
进入21世纪后,紫阳先后被陕西省文化厅和国家文化部授予“陕西民歌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1983年紫阳民歌剧也被列入《中国戏曲剧种表》。
基本特征
类别
紫阳民歌分为“山歌”、“小调”、“风俗歌曲”、“花鼓八岔”、“号子孝歌”等和“新民歌”十几个曲种。其音乐风格大多有着较强的抒情性、叙事性和舞蹈性,适于表演动作、表达情节和反映人物复杂感情。
劳动号子是紫阳民歌的基础,而船江号子是劳动号子的内核,在紫阳民歌中占有重要位置,风格粗犷豪迈,音调、节奏复杂多变,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山歌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是最能代表山区特点的民歌,山歌歌词有很多是在劳动中即兴创作的,见景生情,随编随唱,大多是表现爱情的。
小调和山歌一样量大面广,歌词较为固定,其风格特点是曲调细腻流畅,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平稳细碎,音域较窄,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个人感情色彩。
风俗歌曲是流传较广的民间口头文艺形式,是一种即兴创作歌曲,见啥唱啥,想啥唱啥,是反映紫阳人民生活习俗的歌曲,是紫阳民间举行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时所唱的歌曲;新民歌是新时代和新生活的产物,是解放后编创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较浓政治气息的新创紫阳民歌。
唱腔
音乐唱腔设计时采用的方法有:一是首先使用原曲;二是原曲不足的加以变化发展;三是利用民歌素材创作新腔,加上前奏、间奏、尾声,增强民歌新的表现力又不失民歌本色;四是借鉴川剧高腔及道情戏的“喊黄,运用山歌、子坛歌、曲子中的一些曲调作后台伴唱,烘托气氛,细致地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
音乐
紫阳民歌剧的音乐伴秦、乐队分文武场。文场主要为演唱伴奏,并演奏为配合表演而设计的场景音乐。主奏乐器以当地观众最熟悉的笛子、二胡、秦胡、三弦为主,辅以大、小提琴、扬琴等,虽和戏曲的伴奏乐器编制相似,但在伴奏手法上明显倾向于民歌的风格。伴奏常把“托”“裹”“衬”“垫”的手法融为一体。除演奏骨干音外还必须贯穿一些非骨干音,在唱腔曲调中起到补充作用,使唱腔曲调更为丰富连贯。武场的主要作用是节制表演的节奏,衔接唱念做打,渲染舞台气氛,转换场景等,领奏乐器,鼓板。伴奏中以不同类型的鼓、板、大锣、小锣做主奏并辅以盘、杯铃、木渔等小打击乐器在演奏中根据戏剧中人物的唱、念做打来贯穿全剧。与文场音乐密切配合,使伴奏与演出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代表作品
紫阳民歌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年年有个三月三》《郎在对门唱山歌》《送饭调》《汉江打渔人》《王二嫁嫂》《茶山情》《巴山汉水情》《紫阳茶歌》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紫阳民歌流传久远,其歌词借喻巧妙,风趣幽默,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韵味独具;其旋律优美婉转,高腔唱法中游移于调式音级间的色彩性颤音唱法具有独特的价值。紫阳民歌的传承直接依托于各种民俗活动,反映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紫阳民歌对于丰富中华民族音乐宝库、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传承人物
何耀信,男,1947年出生,陕西省紫阳县人,记忆了数千余首原生态民歌,能口头即兴编创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应时歌曲;还建立了紫阳民歌乐鼓班,并从1996年一直很好的坚持到现在。他还收藏有手抄原生态民歌100余首,新编民歌词50余首。2010年正式被列为紫阳民歌省级传承人。
夏清华,男,1952年出生于紫阳县,2003年自己被借调到县文化馆专门从事民歌的搜集整理﹑教唱辅导工作,经常下乡采风,和农民歌手交流学唱,参与编写民歌进教堂教材,录制教学光碟,每年要办两﹑三次民歌培训班,到各机关单位﹑学校教唱辅导,为“俏姑子”﹑“老来俏”﹑“老干局合唱团”等社会文艺团体教唱紫阳民歌,2012年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紫阳民歌”省级传承人。
保护措施
紫阳民歌安银传承基地前身是2008年由县文化主管部门命名的洄水镇安银民歌大院。2014年7月注册为紫阳县安银民俗文化传播公司后,将公司驻地落户在向阳镇社区。
2016年4月12日,”夏清华民歌传习所“由紫阳县政协主席王春丽,紫阳县宣传部长周富林揭牌并宣布正式成立。
2019年3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下发《关于命名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通知》,安康市紫阳县凭借紫阳民歌名列其中。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紫阳县文化馆获得紫阳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紫阳民歌项目评估合格,紫阳县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2018年5月17日,由安康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农业厅主办,中共紫阳县委、紫阳县人民政府、安康市旅发委等单位承办的“山之茶”─2018西安·紫阳民歌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厅举行,紫阳民歌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8年5月19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的2018茶乡旅游发展大会上,紫阳民歌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8年12月1日,由安康市演艺影视公司(安康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历时三年倾力创编打造的紫阳民歌剧《闹热村的热闹事》,作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展演陕西片区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