絜矩之道
儒家伦理思想之一
絜矩之道是以推己度人为标尺人际关系处理法则,指内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
引证解释
大学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1),而民兴孝;上长(zhǎng)长(zhǎng),(2)而民兴弟;上恤孤(3),而民不倍(4)。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5)。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解释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个“老”字作动词,意思是把老人当作老人看待。
(2)长长:尊重长辈。前一个“长”字作动词,意思是把长辈当作长辈看待。
(3)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
(4)倍:通“背”,背弃。
(5)絜(xié)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
译文
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儒家忠恕思想
关于忠恕,儒家经典论语有孔子的诠释如下。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之二三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于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第五之一二
絜矩之道实为忠恕思想的一部分,言应当以己度人、体贴下属。此言出自《大学》释治国平天下的段落,所谓“君子有絜矩之道”的“君子”,当释为贵族,与一般认为的“品行高尚的人”不同。因而这里的絜矩之道,主要是指的为官之道,与“上行下效”、“为民父母”并为治国平天下的准则。
参考资料
絜矩之道.在线汉语词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7 11:56
目录
概述
引证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