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
长江上游南岸支流。发源于乌蒙山西北麓贵州省遵义市
桐梓县北大娄山系,流经重庆市
綦江区,于
江津区仁沱镇顺江村汇入长江。
干流概况
綦江河长220公里,流域面积7020平方公里。按河谷地貌及河道特征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①河源至綦江赶水镇段为上游,又称松坎河,河长约80余公里,平均坡降约13‟,河宽一般30~60米。②赶水至綦江城区为中游,河长约60公里,河宽一般60~100米,平均坡降约1.3‰。赶水以下始称綦江。③綦江城区以下为下游,河长约70公里,河宽一般80~150米,平均坡降约0.5‰。綦江水系呈树枝状分布。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5条:左岸的笋溪河、清溪河;右岸的新站河、蒲河、藻渡河。流域面积100~30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5条:左岸的郭扶河、杨渡河、东溪,右岸的扶欢河、通惠河。
上游
綦江自发源地至
赶水镇称松坎河。自源头向东至胜利乡与发源于韭菜坝的支流相汇,折向东北经蒙渡,至
松坎镇。松坎千年古镇,是清代后期綦江上源崛起的小港之一,素称“黔北门户”。咸丰七、八年(1857、1858年)贵州战乱频发,“各途皆阻,惟松坎尚通川路”。在松坎设有水文站。向北又转西偏北入綦江区境,至赶水镇,左纳杨渡河、右纳藻渡河。
干流。南北朝·齐时称僰(bo剥)溪,亦名夜郎溪;元代称南江;今上游段名夜郎河,长江一级支流。綦江河源,历史以来,一说发源于省桐梓县夜郎坝;亦说发源于桐梓县铜鼓园;1984年12月《綦江县水利电力农机志》确定:“从1:50000地形图上量算,以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比较,则夜郎河(蒙渡-大潭)西源1711.8米高地黄瓜垭分水岭作源头为宜”,即
习水县仙源镇黄瓜垭东侧大獐村河坝组河坝为綦江河源。綦江河自西而东流经仙源镇大獐村河源组洞口坝入地下为暗河,于小獐村三元组倒铧洞出流复为明河。至大石村岔口组岩仑岗入桐梓县境,渐转自东而北向,经蒙渡、捷阵、三元、松坎、九店及綦江区赶水、东溪、綦江城区,于江津区杜市镇彭桥入江津区境至仁沱镇顺江(古称僰溪口)汇入长江。綦江全河长222.3公里,自然落差753公里,流域面积7140平方公里。其中境段长15.8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3.4立方米/秒。
松坎河坡降陡、滩险密、河槽浅,常年水深仅30~40厘米,流速一般2~3米每秒,河床多大卵石或顽石。船舶行驶,不仅上水拉纤,下水也需利用挽纤控制航速航向,或船工涉水抬船推进,有的河段船体几乎是擦着河床航行。清咸丰年间,老百姓曾创造了一种纯由木板钉合而成的仅见于綦江航运的“软板船”。清同治年间,治理松坎河,解决部分航段运输困难。光绪年间,对松坎至江口数百里水路加以疏浚;并开拓松坎河上游,航线由松坎向上延伸六七十里,直抵新站。民国23年和民国28年,分别对
桐梓县松坎河段及松坎白石塘至赶水段进行治理。抗日战争期间,松坎河是由重庆经川江、綦江、松坎河水运至松坎,再转贵阳的“筑渝”联运线的组成部分。
中游
赶水镇以下始称綦江,至綦江城区古南街道为中游。綦江过赶水北流约40公里,至
东溪镇左纳东溪。在东溪设有水文站。复北流,于三江(三溪)街道右纳蒲河,再至綦江城区右纳
通惠河。綦江流域中段,以深丘为主,有部分中低山。中下游河段仍然滩险众多。重7庆市境内就有滩险127处,平均约1公里有一滩险。有两处称为“峒”的特大险滩,乱石堆积,上下游落差大,水流从乱石穿流。其中,羊蹄峒在赶水下游约4公里,滩长约1公里,河底高差6米;盖石峒在赶水下游约13公里,滩长500多米,河底高差7.5米。
东溪古镇,原名万寿场,有1300多年历史,有西汉古盐道天梯、明清穿斗结构吊脚楼民居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是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
綦江区处于流域腹地,周代属
巴国疆域,公元619年建制南州;元末农民起义领袖
明玉珍据蜀称帝,始置綦江县,至今630余年。綦江农民版画蜚声中外,1987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下游
綦江河过城,北流入江津区境,左纳
清溪河。至江津贾嗣镇,有五岔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556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97.8立方米每秒(39年),水位变幅12.3米,枯水期水深0.8米,历年实测最大洪水洪峰流量4930立方米每秒(1963年)。过贾嗣又依次左纳紫荆沟、
笋溪河。流域面积1230平方公里。綦江复北流至仁沱镇顺江村汇入长江。江口段受长江回水顶托,20年一遇洪水,回水可至江津区五福约45公里;一般洪水亦达连千子约35公里。
水文特征
綦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毫米;其中在5~10月,约占全年的70%~80%。降水量较大的地区主要在蒲河流域。中下游河谷、丘陵地带降水量较小。重庆万盛站多年平均降水量1202.1毫米。江津沙滩站1973年降水量1585.7毫米,为流域内实测最大记录;蒲河綦江区石角站1960年降水量663.7毫米,为最小记录。流域内历年最大24小时降水量为216.5毫米(綦江1963年)。径流綦江干流控制站五岔水文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1.5亿立方米,最大4年径流量为48.1亿立方米(1954年),最小为18.8亿立方米(1961年)。綦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8.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42万吨。
上游及中游东溪镇以上河段,一般为Ⅱ类;东溪镇至綦江城区段,一般为Ⅱ~Ⅲ类;綦江城区以下,水体有轻度污染,氮、磷超标,有富营养化趋势,一般为Ⅲ~Ⅳ类。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38.5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36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17.1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12.4万千瓦。
主要支流
响马河,属贵州松坎河水系,发源于黔北崇山峻岭之中,于响马河漂流起漂处的两河口流入重庆綦江赶水镇地界,在赶水与藻渡河、杨渡河三河同汇綦江河。
清溪河,古名奉恩溪,发源于贵州省
习水县蛇皮峰,北偏西流为江津区四面山与习水县界河;在江津区境,入清溪沟水库(总库容1638万立方米)。出库后复入綦江区境,又经马颈子水库,再过鹅公沱船闸、詹滩船闸,至溪口汇入綦江;河长61公里(一说80公里),流域面积414平方公里。
杨渡河,发源于习水县东北大娄山系,北流入綦江区境,河长35公里,流域面积257平方公里。
藻渡河,是綦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东侧大垭口,经南川区头渡镇、金山镇,向南进入贵州省桐梓县,过狮溪镇、羊蹬镇、坡渡镇,进入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在赶水场镇处汇入綦江河。藻渡河流域面积1189平方公里,河道全长102公里(一说95公里),总落差1550米,平均比降8.1‰。其中重庆市境内流域面积469平方公里,河长48公里,落差1185米。河面宽30~60米,河窄坡陡,呈典型的深丘峡谷地形。流域内植被较好,耕地率低,流域上游为金佛山暴雨区,洪水陡涨陡落,来水量较丰沛,多年平均径流深达700毫米以上。清溪河,上游段曾名清溪沟。为綦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寨坝镇石包坪。自东南而西北向,流经寨坝镇白螺坝大致沿习水、江津边界至黄莲沟入江津区境,过太平埂转东向,至三角潭与发源于坭坝乡文二坪的张家沟汇合后入綦江区境,经中峰寺至黄家湾转向东北,过永兴场至清溪口汇入綦江。干流长63.3公里,落差889米,比降14‰,流域面积489.4平方公里。其中习水段长18.6公里,落差525米,比降28.2‰,多年平均流量1.01立方米/秒,流域面积50.7平方公里。
通惠河,发源于巴南区陈家乡南山冈,入綦江区境后,左纳小石坝河,于綦江城区东汇入綦江;河长32公里,流域面积198平方公里。
笋溪河,綦江下游左岸支流,上游段习称茶坝河、头道河,在江津中咀纳入复兴河后始称笋溪河。为綦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大坡乡飞鸽村群力组寨门。自东南而西北至洪海界碑入江津区境。经四面山、蔡家、柏林、李市、先锋,于仁沱镇,白溪羊满组汇入綦江。全河长120公里(其中习水段长10.7公里,落差53.5米,比降5‰),多年平均流量20.1立方米/秒,(其中习水段多年平均流量0.51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061立方米/秒),流域面积1168.9平方公里(其中习水境15.8平方公里)。
温水河,境段因温水镇东大木林一温泉而名温水河及温水镇,重庆市綦江区境段称扬渡河,为綦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温水镇小弯岗,由东而西至温水镇折向东北,流经星文、平原,于犁园坝入綦江区境而为地下暗河至獐狮坝复出,经金鸡岩、小渔沱于赶水镇汇入綦江。全河长46.1公里,落差1094米,比降12.5‰,其中习水段长17.8公里,落差213米,比降12‰,多年平均流量1.72立方米/秒。流域面积78平方公里。
天池。位于仙源镇西北小獐村天池组,距县城61公里。距仙源镇约3公里,石灰岩溶蚀发育而成的天然湖泊。集雨面积1.58平方公里,池水面海拔1420米,平均水面长257米,水面宽192米,水面面积49344平方米(约5公顷),平均池水深10米,蓄水量49.3万立方米。池区基流量约5公升/秒,由池边溶洞排出,经地下暗河汇入温水河。池边小煤窑已关闭,池水还原自然状态。多年平均气温12.7度,按38年同步系列气象资料计算,天池多年平均白天有舒适月3个月,温暖月2个月,凉爽月2个月,稍冷月5个月,夜间有舒适月2个月,凉爽月3个月,稍凉月7个月。都是适宜旅游的气候。与附近綦江源、仙源洞、万家沟水库,溶洞群落、天然气候、跑马岗构成唯一高原型多元性待开发的休闲避暑旅游区。2006年3月22日,确定为重点水源保护单位。
流域情况
綦江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3~19摄氏度,月均最高气温多发生在7月。綦江县城极端最高气温44.5摄氏度(2006年)。全年无霜期250天~350天。
地貌地质
綦江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地势由南向北倾斜,东部又略高于中、西部。流域上段位于四川盆地外围中低山区,南面是大娄山山脉,东侧为金佛山山脉。中段以深丘为主,有部分中、低山,西侧为支流清溪河、笋溪河的上部山区。綦江城区以下,大部分属盆地浅丘区。江津境内,多数丘陵散布于广大的沿江平坝上,丘顶高程一般在500米以下。流域位于重庆陷褶束华蓥山穹褶束,由南向北有大盛场向斜、南温泉背斜、中锋寺向斜、石龙峡背斜和观音峡背斜。出露地层为寒武系至侏罗系(缺泥盆系、石碳系),主要岩石有灰岩、白云岩、砂岩、泥岩和页岩。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段,系中低山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林产品以松、杉、柏木为主。有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在内的多种珍稀植物。流域内矿藏以煤、铁矿为主,已探明煤炭储量30多亿吨,大都分布在沿江一带和丛山中。流域内江津四面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风景名胜区。万盛黑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黑山谷和石林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綦江区东溪镇、江津区中山镇是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还有重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津灰千岩崖画、朝源观道教造像以及綦江柏树林和七拱嘴崖墓群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
水旱灾害
綦江流域水旱灾害严重。据记载,自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至民国11年(1922年)的354年中,有严重水旱灾害53次,平均6年半一次。甚至连年受灾,或在同一年内水灾旱灾均有发生。旱灾流域中下段处于四川盆地东部伏旱区,素称“十年九旱”。《綦江县志》记载: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大旱,民掘草根为食。万历十七年,5大旱民掘草根、削树皮充饥,死者无数。自1961~1980年的20年中,严重伏旱2年,重伏旱8年,中伏旱6年,轻旱3年。水灾綦江流域降雨年内分布较为集中,且夏季常有暴雨发生。加之河道浅窄,坡度平缓,泥沙淤积,常致暴雨成灾。据《綦江县志》记载:“清道光九年、十年、十一年并大水,而十一年(1831年)水且入城,于是南关以东大析裂,民居半荡析,并北关亦坏,将不复成县治矣。”1963年7月6日晚,綦江区城水位猛涨9.3米。此次洪灾綦江死亡4人,冲毁房屋2053间、小水库5座、山平塘353口、渠堰4738条、桥梁120余座。
2023年7月4日11时00分,江津区綦江五岔站水位198.64米,超警戒水位0.13米,“綦江2023年第1号洪水”已经形成。
经济社会
流域内川黔铁路、渝黔高速公路、210国道纵贯南北,与水路结合为骨架,构成了较为便捷的交通网络。煤铁工业发达,是上中游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中下游区县(市)工业门类较多、基础较好,经济较为发达。域内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水果和油菜等,还盛产生猪、肉牛。中低山区盛产猕猴桃、蕨苔等天然食品和天麻、杜仲等中药材。桐梓、万盛的方竹笋,南川的茶叶,綦江的牛肉干等久负盛名。江津广柑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品质优良,畅销中外。2004年,綦江流域人口236万,有耕地21.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为102.8万吨。
治理开发
水利建设
綦江流域农田水利开发较早,农家早有以水田囤水(称冬水田、囤水田)保来年栽插的措施。清代《重庆府志》、《江津县志》均有明洪武时期(1368~1398年)即“修筑塘堰,蓄水保家”的记载。清道光十二年,綦江知县邓仁堃召集全县殷实士民捐资修建“金墉堤”,以保县城。在此基础上,现建成了綦江县环城公路。民国时期,已有浆砌条石的石河堰(在小溪流或河沟上筑坝蓄水引灌)等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流域内兴建了大量的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至2004年底,流域(重庆)内共建成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184座,灌溉面积达4.1万多公顷。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重庆。次年1月导淮委员会西迁入渝,奉命承担綦江航道治理任务。为战时经济需要,制定了以建闸坝为主、整治浅滩为辅的分二期建设的渠化计划。一期工程于1938年11月开工,1941年3月竣工,在干流及支流蒲河上共建成5座船闸。闸室均为宽9米、长66米,一次可通行5吨木船12只或15吨木船6只。其中盖石峒是中国第一个二级连续船闸,总水级9.2米。当时,船只过闸,传为奇闻。二期工程,自1940年8月~1945年3月,建成石溪口大中闸、滑石子大华闸、剪刀口大常闸等3座船闸。闸室均为宽12米、长60米,可通行30吨级木船,长江小汽轮能过闸至三溪镇。据统计,1938年綦江通航船只1600多艘,年运量4.8万吨;到1941年2月,船只增至2600多艘,年运量30万吨。
2022年,水利部印发第四批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第四批重点河湖涉及长江流域的綦江等的主要支流,按照“定断面、定目标、定保证率、定管理措施、定预警等级、定监测手段、定监管责任”的要求,结合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落实,制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逐河(湖)明确生态流量保障要求。
航运
清雍正七年(1729年),为利川盐运黔,凿疏江口石梁数滩。光绪四年(18788年),自江口向上源整治,凿疏江口之头渠、二渠、三渠上下漕口,使船只通至綦江县城。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期渠化工程,修建了“大胜”(乔溪口)“大利”(车滩)和“大民”(五岔)三座船闸。一、二期渠化工程的实施,时逢抗战,艰难曲折,在工程设计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工程完成后,支撑了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的钢铁企业的生存,也促进了沿江经济发展。原拟第三期渠化工程,再建14座船闸,因抗战胜利,国府东迁,遂未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对各闸坝进行闸门改造、坝体维修,对一些区间航道进行整治。在清溪河、笋溪河上又建成3座船闸。流域内兴建了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随着纵贯流域的川黔铁路通车,公路渐成网络,而原有船闸通航技术明显落后,綦江航运日渐衰萎。1985年交通部研究表明,綦江赶水镇以下至河口130余公里,若全面渠化,连通长江构成内河航运网,铁路、公路、水路合理分流,水道可进一步利用,仍有相当开发价值。按《重庆市内河航运规划》(2001年~2020年),綦江选定10级渠化方案,2020年赶水至江口河段通航100吨级船舶。
綦江自古是川盐运黔的重要水道。清代以来,对其航道多次进行局部整治。抗日战争期间,为加快向重庆的冶炼厂、兵工厂运送钢铁原料和原煤,自1938~1945年在綦江连续修建船闸11座,并进行航道整治,使之成为川江中渠化最早的支流,也是近代治河技术在长江流域具体的实践。
水能开发
綦江水能开发始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地方人士在大常闸坝处兴建大常水电站,装机容量40千瓦,民国三十三年建成。1968年重庆市相继完成了《綦江河流规划报告》和《綦江梯级电站普查选点报告》,并对贵州境内松坎河段也作过一些研究。现已完成綦江干流(重庆段)水电规划报告,拟定12级方案,兴建径流式电站,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航运、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总装机容量3.876万千瓦。至2004年底,流域内已建成水电站34座,总装机容量达6.18万千瓦。其中干流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1.58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