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县志》是(清)同治二年(1863)
刻本,十二卷、首一卷共12册。该志以道光十五年(1835)《綦江县志》为底本,在原志各篇目之后由时任知县杨铭续修、伍睿祥等编纂而成。由时任知县邓仁坤主修、罗星编纂的道光十五年刻本,又是在道光六年(1826)《綦江县志》的底样上进行增修而成。道光六年刻本由宋灏修 、罗星纂,是
綦江县的第一部县志。
道光五年(1825)夏,知县宋灏见綦志稿“残缺错谬,不可卒读”,乃筹集经费,设立修志局,聘邑孝廉罗星专任编辑。经过3个多月的旁搜博采,校正核实,编写缮正,完成《綦江县志》12卷,共26个志。道光六年(1826)刻版成书,是綦江县的第一部县志。本志有23人参修。
同治二年(1863),知县杨铭为补记道光十五年后近30年的史实,先请邑进士伍纬东专责补修。伍纬东病逝后,又请进士伍睿祥总理其事,并延聘国学生罗庚仪、邑贡生代琛、邑孝廉王在隆,根据史实,收集编纂。凡有光大邑乘之人和事,皆搜罗采访,在原志各篇目之后附载无遗。该补修本有28人参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