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冗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án rǒnɡ,意思同‘烦冗’,出自《游宦纪闻》。
词语释义
同‘烦冗’。
词语出处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一:“鄱郡官书有《本草异名》一篇,尽取诸药他名登载,似觉繁冗。”
明·杨慎《丹铅杂录·辞尚简要》:“朱子作《张魏公俊行状》四万字,犹以为少,流传至今,盖无人能览一过者,繁冗故也。”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李易安再嫁辨诬节略》:“徵引详博,似过卢序,微嫌文太繁冗。”
秦牧《艺海拾贝·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上的运用》:“如果在应该简略的地方不加简略,力量平均使用,繁冗拖沓,那种感人的力量一定会大打折扣。”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二:“裁汰繁冗的机构,整顿腐败的军队。”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调饮啜》:“有时迫於繁冗,饥过七分而不得食,遂至九分十分者,是谓太饥。”
清·曾国藩《复刘霞仙中丞书》:“国藩於《礼经》亦尝粗涉其藩,官事繁冗,莫竟其业。”
明·陶宗仪《辍耕录·写山水诀》:“更要记春夏秋冬景色,春则万物发生,夏则树木繁冗,秋则万象肃杀,冬则烟云黯淡,天色模糊。”
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竹木》:“种树之乐多端,而其不便於雅人者,亦有一节,枝叶繁冗,不漏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