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缛,汉语词汇,拼音是fán rù,意思是采饰富丽;文辞华丽。繁密茂盛。亦谓(文辞等)不简洁。繁多;繁琐。形容声音细碎。出自曹植《
七启》。
明 冯时可 《雨航杂录》卷上:“近来志铭传记之作,惟务繁缛,极力
赞述。”
2. 繁密茂盛。亦谓(文辞等)不简洁。
宋 李纲 《戏赋墨画梅花》:“羣芳种种徒繁缛,脱畧丹青尤
拔俗。”
秦牧《艺海拾贝·南国盆景》:“这种避免过分繁缛,注意一定的简洁明快的手法,也很值得玩味。”
3. 繁多;繁琐。
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 大中祥符中,符瑞繁缛,别建礼仪院,辅臣主判。”
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七节:“ 孔子所传授的礼,内容是等级制度及由此产生的法令和刑罚。外表是朝聘丧葬、揖让周旋等繁缛的仪式。”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勉强做着 曾 家孙媳妇应守的繁缛的礼节。”
4. 形容声音细碎。
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状态。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繁缛,是
太康诗风的主要特征之一。
繁缛在
明式家具的表现为穷极工巧,凡能入刀处皆入刀。表现奢华的同时也表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追究这种繁缛之风的原因,似乎与明代嘉万时期朝廷推崇的浓烈时尚之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