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擿
汉语词汇
纠擿,汉语词语,拼音是jiū tī,释义是纠举揭发,出处为《
三国志
·魏志·杜恕传》。
解释
纠举揭发。
出处
《
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冬十月,遣使者下郡国,听羣盗自相纠擿,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 李贤 注:“擿,犹发也。音它狄反。”
《
三国志
·魏志·杜恕传》:“夫纠擿
奸宄
,忠事也,然而世憎小人行之者,以其不顾道理而苟求容进也。”
《魏书·甄琛传》:“﹝ 甄琛 ﹞身居直法,纠擿是司,
风邪
响黩,犹宜劾纠。”
《旧唐书·姚璹传》:“果能
揽辔
澄清
,
下车
整肃。吏不敢犯,奸无所容,前后纠擿,盖非一绪。”
宋
司马光
《务实》:“
奸暴
不诛,寃结不理,而
拘泥
微文,纠擿细过,其于刑也,不亦远乎?”
《
海瑞传
》: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
怂恿
,寰再上疏
丑诋
。
《明史·李汝华传》:“还朝,历吏科都给事中,多所纠擿。”
参考资料
纠擿
.汉典.
纠擿
.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3 15:55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