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兵运动是发生在60年代后期中国大地上的一场在错误路线指导下适应发动和进行“文化大革命”需要的千百万学生、青年的造反活动。
简介
红卫兵是中国“文化大革命”中以学生为主体自发成立并取得毛泽东支持的群众造反组织。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将一大批满怀冲动激情而又对社会缺少认识的青年学生作为先锋推上了政治舞台。5月29日,北京清华大学附中一些中学生秘密集会,决定在大字报上署名“红卫兵”,以此为组织进行活动。7月28日,他们把两篇大字报托人转给毛泽东。8月1日,毛泽东复信,表示“对反动派造反有理,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支持”。此后,红卫兵在北京的中学迅速发展起来。8月18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百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毛泽东接见了来自全国的师生代表和1万多红卫兵。会后,红卫兵组织迅速蔓延到全国,并纷纷走上街头开展“破四旧”活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破坏。随后,红卫兵“大串联”运动蓬勃兴起。从8月18日到11月26日,毛泽东8次接见来京的全国各地师生和红卫兵共1100多万人。最早成立的红卫兵,多以干部子女为核心(俗称“老红卫兵”),主要采取“破四旧”、打击所谓“阶级敌人”的行动。他们中一些头脑比较清醒者,对乱打杀人现象试图加以控制,但收效甚微。在中央派去控制局势的工作组撤出以后,被工作组组织批判的一些人,也纷纷成立红卫兵(俗称“造反派红卫兵”),主要采取对“走资派”造反、批判工作组的行动。1967年“一月夺权”后,红卫兵扩大到工厂、农村、机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生组织,各地都形成了对立的几大派群众组织,互相攻击,发生武斗,进入了“全面内战”阶段。为了控制局势,毛泽东在南巡中作出了大联合的指示,跨行业、系统的红卫兵组织逐渐解体,回到原单位。1968年,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学生毕业分配,原先的红卫兵不再存在,红卫兵运动基本结束。此后,中学虽然还存在以班级为建制的红卫兵组织,但已不是自发群众组织。1978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批准共青团十大筹委会报告,宣布撤销学校中的红卫兵组织。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中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无论哪一类红卫兵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