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口会议旧址
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小河口会议旧址,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小河镇小河村小河街戚家大院,是一处革命旧址。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2月8日,红四方面军在此处召开了中国革命历史上重要的小河口会议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2月7日,红四方面军抵达小河口,进行了重要的革命活动。
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城固县对小河口会议会址进行保护修缮,整合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在小河口会议原址建成了红四方面军小河口会议纪念馆。
建筑布局
小河口会议旧址,是一座具有陕南建筑特点的四合院,总占地面积1403平方米,由序厅、小河口会议展厅、升仙口战斗展厅、军民情深展厅和城固地方武装革命斗争史展厅等组成,以实物、图片、历史遗迹等为展览内容。
主要建筑
序厅展示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与胜利突围、红四方面军进入陕西的路线及过程。
小河口会议展厅展示了当年红四方面军打土豪、分田地,小河口地主戚家连夜逃跑,留下的戚家大院成为红四方面军领导成员的居住之所,小河口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升仙口战斗展厅呈现了红四方面军在升仙口战斗中浴血奋战的场景。徐向前率领几路兵马齐出山口,国民党军落荒而逃,红四方面军仅仅用了不到两小时便击溃了国民党军。升仙口战斗中,打死打伤了敌人80余人,缴获了机枪4挺,迫击炮2门,步枪600余支。
军民情深展厅展示有红四方面军留下的红色歌谣,陕南人民支持配合红军斗争及捐募粮钱、衣物、药品等活动,红军革命宣传标语,徐向前元帅、傅钟将军对当年的回忆图文等。
城固地方武装革命斗争史展厅呈现了在红四方面军的支持与帮助下,中共陕南特委建立了陕南第一游击队和川陕边游击支队,配合创建陕南苏区,领导陕南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土地革命。从游击队成长与壮大起来的红二十九军,活跃在东起洋县马畅,西至勉县东部,南临汉江河畔,北到秦岭腹地的广大地区,不断开展打土豪分浮财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爱戴与支持。
文物遗存
小河口会议旧址现有红军战士和游击队用过的刀枪、梭镖、马灯、苏区布币等珍贵物件90件。
历史文化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7月14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围剿”。由于张国焘执行临时中央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主义方针、坚持不停顿进攻政策,虽经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人民浴血奋战、英勇斗争,但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红四方面军被迫大转移。同年10月中旬,红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西转战。同年11月初,全军到达鄂豫陕交界的南化塘,国民党军队4个师尾随而至,三面围攻南化塘,红四方面军决定突围入陕,向汉中方向转移。在国民党军队的穷追下,红四方面军一路激战,踏冰卧雪、忍饥挨饿,终于在12月7日抵达秦岭南麓城固县小河口(今小河镇),暂时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因红四方面军除张国焘外的所有高级将领都不知道部队到底向何处去,便对张国焘的领导产生了怀疑和不满。同年12月8日,部队到达小河口后,张国焘被迫在这里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讨论行动方针,史称小河口会议。会上曾中生、旷继勋、余笃三、张琴秋等同志对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迫使张国焘的家长制作风有所收敛,加强了集体领导,坚持了民主集中制。会上宣布成立前敌委员会,为此后上元观、钟家沟会议确定进军川北、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决策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小河口会议是决定红四方面军去向的一次转折性会议,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创建及发展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护措施
2011年3月,小河口会议旧址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城固县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7月3日,小河口会议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域:东至旧址围墙,南至旧址南厢房后墙,西至旧址门房东墙,北至旧址北厢房后墙。建控地带:东同保护区域,南至停车场南围墙,西至小河镇街,北至保护区域外扩1米。
价值意义
小河口会议旧址,见证了革命前辈们为了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点点滴滴,是人们缅怀革命先辈的纪念地。同时,它也是集爱国主义、国防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基地,对于研究中国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所获荣誉
2020年9月,小河口会议旧址被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第四批陕西省级党史教育基地。
2022年12月,小河口会议旧址被列入《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旅游信息
小河口会议旧址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小河镇小河村小河街戚家大院。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县城驾车,大约50公里路程,需要1小时20分钟。
参考资料
陕西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陕西省文物局.2023-01-16
小河口会议旧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8 20: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布局
主要建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