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圆尾鹱(学名:Pterodro mamagentae)是鹱科、圆尾鹱属海洋鸟类。成鸟体重400-580克,体长约38厘米。中等大小,深棕灰色和白色海燕。头部、颈部、上胸、上半身、上翅、尾部大多呈均匀的棕灰色。下胸、腹部、尾下白色。翅下呈棕色,初选时颜色较浅。黑色钞票。粉红色的腿。脚近端粉红色,远端黑色。这种中等大小的海燕有棕灰色的头部、颈部和上胸部,下体为白色。翅膀的底面是棕色的。它有黑色的喙和粉红色的腿。
动物学史
红圆尾鹱是
查塔姆群岛的特有物种。红圆尾鹱被认为已经灭绝。引入岛屿的掠食性哺乳动物是罪魁祸首。但在特定地点发现的骨头也表明
毛利人为了食物而对这种物种进行了密集的狩猎。
查塔姆群岛的森林砍伐是造成这些物种下降的另一个原因。1978年,红圆尾鹱在这些岛屿的西南部被重新发现。十年后,第一个筑巢洞穴被发现。1999年,也就是重新发现该物种的20年后,人们又发现了23个洞穴。该物种的回归进展缓慢,2004年有120只个体,其中包括15个繁殖对。由于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这个小种群正在缓慢增加。
形态特征
红圆尾鹱体长38-40厘米,翼展102厘米,体重450克。成鸟整体羽毛呈深灰色和白色。头部和上体,包括翅膀和尾巴,呈深棕灰色。下体白色,但颈部和上胸部颜色较深。有些个体的下颏上有一个白点。翅膀的下面是深灰棕色。尾巴下面是白色。在深色头部,喙基部和前额周围的羽毛颜色稍浅。鸟喙和眼睛周围的区域是黑色的。黑色的喙粗壮且明显呈钩状,有明显的管状鼻孔。眼睛深棕色。腿呈暗粉色,膜质和脚呈黑色。两性都很相似。幼鸟与成鸟相似,但其外观取决于羽毛的亮度。
栖息环境
红圆尾鹱经常出没于查塔姆群岛南部高原的森林,直至内陆5千米处。它们在茂密森林的高大树木和树蕨下繁殖。经常在斜坡或山谷底部靠近水道的地方筑巢。
生活习性
行为:红圆尾鹱在冬季分散到太平洋中,存在于从
塔斯曼海到南美洲、智利海岸以及热带海洋中。它们的飞行速度相对较慢,通常飞行在中等高度,即使在强风中也会进行短曲线和滑翔。该物种仅在查塔姆主岛上繁殖。在繁殖季节,它们会到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栖息地南部和东部觅食。
声音:红圆尾鹱在飞行时会发出长长的呻吟声,“ooooorr”或“uuuur”。它们在海上通常很安静,但在地面或飞行中,会发出高亢的叫声“oor-wickoor-wick”,尤其是在夜间飞越繁殖地时。可以听到从洞穴深处传来吱吱的叫声。
食性:红圆尾鹱主要通过飞行进食,将喙浸入水中,同时在波浪上方低空飞行。不会潜水,也很少降落在水面上。主要以鱼和鱿鱼以及甲壳类动物为食。该物种经常独自出海捕鱼,不跟随渔船。鱿鱼主要在夜间捕捞。
分布范围
红圆尾鹱以前广泛分布于新西兰的查塔姆岛,现在仅限于该岛西南部森林茂密的图库山谷。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9月至翌年6月,11月下旬或12月初开始产卵,红圆尾鹱单独筑巢或散居。在森林树木或蕨类植物下自己挖的洞穴中筑巢。巢穴位于茂密森林下的泥炭土中,用喙和腿在泥炭土中挖出的洞穴中,距离海洋内陆最远5千米。通常连续几年使用同一个筑巢地点。它们会像其他圆尾鹱一样进行空中表演,但这些行为需要更多信息。圆尾鹱在茂密的森林下1-3米长的洞穴中筑巢。它们形成长期的一夫一妻制配对关系,雌性产下一枚白色的卵。孵化持续约52天,双方共同孵化并喂养雏鸟。雏鸟出生时覆盖着灰色或棕灰色的绒毛,3个月后就会离开巢穴,然后独立。雄性大约4岁左右,雌性大约6岁左右就会返回群体。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极危(CR)。
种群现状
该物种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因为预计过去60年来其种群数量下降了80%以上,目前仍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但数量正在缓慢增加。由于集约化管理,红圆尾鹱的数量正在缓慢增加。将雏鸟转移到安全区域并利用叫声吸引成鸟前往繁殖地已被证明是有效的。2012年,估计总种群数量约为150或200只,其中包括80至100只成年鸟类。记录到的筑巢洞穴约有20个。
1978年,红圆尾鹱在新西兰查塔姆岛西南角被重新发现,距其首次在海上采集已有111年(Crockett 1994年)。它在莫里奥里丘陵中的流行表明它曾经很常见,但在历史上经历了大规模的衰落(Imber et al. 2005年)。1994年,仅已知有4对繁殖对,尽管怀疑其他配对仍未被发现,而且此时种群数量仍在下降。2004年的调查表明,该种群共有120只个体,其中包括15个繁殖对(2005年)。据了解,从1987-1988年到2000年,只有16只雏鸟长出了羽毛,但在2002年,共有7只雏鸟长出了羽毛。到2006年,已有35个活跃的洞穴,估计有25个繁殖对,以及11只已知的雏鸟,使自1987年以来羽翼丰满的雏鸟总数达到63只(Stephenson 2006年)。据信在2009/2010繁殖季节共有17对产卵(C. Miskelly in litt. 2008, 2010年)。
2007-2011年间,共有59只雏鸟从查塔姆岛南部的Tuku自然保护区成功转移到附近的Sweetwater保护公约,并在那里成功地长出了羽毛(2016年)。奥塔瓦点周围的近海水域(距种群近海1-2千米)被认为对于非繁殖者访问种群和夜间求偶期间非常重要(Imber等人,2005年)。根据2008-2012年使用地理定位器的最新跟踪结果(2016年),已知其海上活动范围从塔斯曼海延伸到南美洲整个南太平洋。在繁殖季节,鸟类主要在查塔姆群岛南部和东南部觅食; 然后,它们在非繁殖季节广泛分散,范围从塔斯曼海到南美洲西海岸(G. Taylor in litt.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