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穗鹛是雀形目画眉科伪穗鹛属鸟类。成鸟额至头顶或至枕部为棕红色;额基和眼先淡灰黄色;眼圈隐隐泛黄白色;颊和耳羽灰黄色缀有橄榄褐色;其余上体连同翼和尾的表面为橄榄绿褐色;飞羽和尾羽暗褐色,外缘沾茶黄色;下体颏、喉和胸浅灰黄色,具细黑羽干纹;腹和尾下覆羽橄榄褐绿色;腋羽和翼下覆羽淡灰黄色;虹膜棕红色;上喙角褐色,下喙暗黄色;脚黄褐色。
形态特征
额至头顶、有的一直到枕棕红或橙栗色,额基、眼先淡灰黄色,眼周有一圈黄白色,颊和耳羽灰黄或灰茶黄色或多或少缀有橄榄褐色,眼上方浅黄色或橄榄褐色。枕棕红色或橄榄褐色。其余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表面灰橄榄绿色或淡橄榄褐色而沾绿,飞羽暗褐色,外翈羽缘橄榄黄或茶黄色,内侧飞羽外翈羽缘与背同色,尾上覆羽较背稍浅,尾褐色或暗褐色。下体颏、喉、胸浅灰茶黄色或浅灰黄色或黄绿色、具细的黑色羽干纹,腹、两胁和尾下覆羽橄榄绿色,有的或多或少还沾有灰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沾黄。 虹膜棕红或栗红色,上嘴角褐色,下嘴暗黄色,跗蹠和趾黄褐色或肉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8-13克,♀7-11克;体长♂99-118毫米,♀97-115毫米;嘴峰♂12-14毫米,♀11-13毫米;翅♂48-55毫米,♀48-55毫米;尾♂45-53毫米,♀43-52毫米;跗蹠♂17-20毫米,♀18-20.3毫米(普通亚种)。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中。分布海拔高度从北向南递次增高:在分布最北界的陕西南部地区,多见于海拔500-700米的低山阔叶林和山脚平原地带,偶尔见于高山森林中;在四川、云南一带多分布在海拔1000-2500米的沟谷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山地稀树草坡和高山针叶林中;在贵州则主要见于海拔350-1650米的山坡草地和灌丛。
生活习性
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食物亦主要为
鞘翅目、鳞翅目、
直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偶尔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成小群或与棕颈钩嘴鹛或其他鸟类混群活动,在林下或林缘灌林丛枝叶间飞来飞去或跳上跳下。鸣声单调,三声一度,其声似‘tu-tu-tu’。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分布于中国、锡金、
不丹、印度阿萨姆、
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地。
中国分布:分布于陕西南部、四川、贵州、云南、
西藏、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一直到广东、香港、广西、福建、台湾和海南岛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茂密的灌丛、竹丛、草丛和堆放的柴捆上。巢主要由竹叶、树皮、树叶等材料筑成,有的还有蜘蛛丝粘连,内垫有细草根、草茎和草叶。巢距地高0.5-1米,巢的大小为外径7-8厘米,内径4-5厘米,高7-8厘米,深5-6厘米。每窝产卵通常4-5枚,卵白色、钝端具有棕色斑点,卵的大小据4枚卵的测量为17.2-17.8毫米×13-13.2毫米,卵重1.2-1.4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据李桂垣等 (1985) 5月4日6:36-19:35和5月8日6:37-18:50两次全日观察,每天喂食次数分别为65次和74次,一般每小时喂雏6-8次,最多9次。育雏期间雌鸟在巢内过夜。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红头穗鹛是国家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目录》。
种群现状
红头穗鹛是中国穗鹛属鸟类中分布最广和最为常见的一种。据在秦岭大巴山低山阔叶林4天的数量统计,平均每日遇见3.7只。种群数量较丰富。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注:图册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