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长尾山雀是雀形目长尾山雀科长尾山雀属鸟类。成鸟额、头顶至后颈栗红色,眼先、头侧和颈侧黑色,有的具白色眉纹;上体余部蓝灰色,腰部缀棕色羽缘;飞羽黑褐色具蓝灰色羽缘;尾黑褐色缀蓝灰色,外侧3对尾羽具楔形白色端斑,最外侧尾羽外翈白色;下体颏、喉至颈侧基部白色,喉中央具一大黑斑,其余下体白色为主,具一栗色宽胸带,两胁和尾下覆羽亦染栗色;虹膜橘黄色,喙蓝黑色,脚棕褐色。
形态特征
红头长尾山雀雌雄羽色相似,但因亚种不同而羽色略有变化。其中指名亚种额、头顶和后颈栗红色,眼先、头侧和颈侧黑色;其余上体暗蓝灰色,腰部羽端浅棕色,飞羽黑褐色,除第一、二枚飞羽外,其余飞羽外翈具蓝灰色羽缘,内侧次级飞羽内翈微沾玫瑰红色,初级覆羽黑褐色。中央尾羽微沾蓝灰色微沾棕色,尾黑褐色,中央尾羽微沾蓝灰色,最外侧3对尾羽具楔状白色端斑,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白色,其余尾羽外翈羽缘蓝灰色。颏、喉白色,喉部中央有一大型绒黑色块斑;胸、腹亦为白色,胸部有一宽的栗红色胸带,两胁和尾下覆羽亦为栗红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云南亚种和指名亚种大致相似,但头顶栗红色较淡,胸带和两胁栗红色较暗且胸带亦较细窄。西藏亚种和指名亚种相似,但具白色眉纹,眉纹以下,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颏和颚纹白色,喉有一黑斑,其余下体淡棕黄色,胸部有一淡色横带,位于黑色喉部和淡棕黄色胸部之间。虹膜桔黄色,嘴蓝黑色,脚棕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5-8克,♀4-8克;体长♂91-116毫米,♀90-106毫米;嘴峰♂6-7.5毫米,♀6-7毫米;翅♂46-51毫米,♀45-49毫米;尾♂49-54毫米,♀43-54毫米;跗蹠♂15-17.3毫米,♀15-17毫米。
(注:雄性——♂;雌性——♀)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
生活习性
红头长尾山雀是一种山林留鸟,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常10余只或数十只成群活动。性活泼,常从一棵树突然飞至另一树,不停地在枝叶间跳跃或来回飞翔觅食。边取食边不停地鸣叫,叫声低弱,似“吱一吱一吱”。主要以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为食。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分布于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
分布于西藏、云南和长江流域,往南到广西、广东、福建、香港和台湾,北达陕西南部、河南南部(2024年于河南荥阳发现种群)和甘肃,东至江苏沿海等中国整个南部地区。
2023年3月8日,湖南省新宁县林业部门对外发布,红头长尾山雀首次现身湖南
新宁崀山景区。
繁殖方式
繁殖期1-9月。营巢在柏树上,巢为椭圆形,主要用苔藓、细草、鸡毛和蜘蛛网等材料构成。巢距地高1-9米,巢的大小为长7-12厘米,宽7.5-9.7厘米,高7.5-10.2厘米,深4.5-7.6厘米,巢口径 3.4(1.3-6.5)厘米×3.4(1.5-6)厘米,巢内垫有羽毛。巢口开在近顶端的一侧,也有少数开口于顶端,有的巢口还用锦鸡毛作檐。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天1枚,每窝产卵5-9枚。产卵期间亲鸟还继续衔羽毛垫巢和盖卵。卵白色,钝端微具晕带。卵的大小为13.8(13.3-16)毫米×10.5(10-11)毫米,重0.75(0.6-0.82)克。卵产齐后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以雌鸟为主,坐巢时间明显较雄鸟为长,孵化期16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据对一巢从6:37至19:00的全天观察,整天喂食303次,全天共有两个喂食高峰,即7:00-8:00和11:00-12:00。雏鸟出巢后先随亲鸟在巢附近树枝间练习飞行和觅食,然后再逐渐远离巢区飞走。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冲上热搜
2022年1月12日,江苏南京中山陵植物园的红头长尾山雀冲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