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尾水鸲是雀形目鹟科水鸲属鸟类,又称蓝石青儿、石燕、溪红尾鸲等。雄鸟主体均为暗灰蓝色,额基和眼先深灰黑色;翼暗褐色,外翈羽缘蓝灰色;虹膜褐色,喙黑色,脚肉褐色至黑褐色。雌鸟上体为略泛蓝的暗灰褐色,眼先和眼周略沾棕色;翼深褐色具淡色羽缘;尾上覆羽白色,尾羽基部亦为白色,端部深褐色;下体蓝灰色,具细密的灰白色斑点;尾下覆羽白色;脚肉褐色。
形态特征
红尾水鸲
雄鸟通体暗蓝灰色,两翅黑褐色,尾红色。
雌鸟上体暗蓝灰褐色,头顶较多褐色,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色或褐色,内侧次级飞羽和覆羽具淡棕色羽缘、尖端具白色或黄白色斑点,在翅上形成两排白色或黄白色斑点。大覆羽、
初级飞羽和外侧
次级飞羽具褐色或淡色羽缘。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白色,
尾羽暗褐色,基部白色,并由内向外基部白色范围逐渐扩大,到最外侧一对尾羽几全为白色。下体白色具淡蓝灰色‘V’形斑,向后逐渐转为波状横斑,颏沾黄褐色并延伸至颊、眼先和额基等处。
大小量度:体重♂17-28克,♀15-24克;体长♂117-140毫米,♀110-137毫米;嘴峰♂9-12毫米,♀9-12毫米;翅♂70-80毫米,♀66-78毫米;尾♂47-62毫米,♀40-56毫米;
跗蹠♂21-26毫米,♀21-25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山地溪流与河谷沿岸,尤以多石的林间或林缘地带的溪流沿岸较常见,也出现于平原河谷和溪流,偶尔也见于湖泊、水库、水塘岸边。
生活习性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站立在水边或水中石头上、公路旁岩壁上或电线上,有时也落在村边房顶上,停立时尾常不断地上下摆动,间或还将尾散成扇状,并左右来回摆动。当发现水面或地上有虫子时,则急速飞去捕猎,取食后又飞回原处。有时也在地上快速奔跑啄食昆虫。当有人干扰时,则紧贴水面沿河飞行。
叫声:常边飞边发出’吱-吱’的鸣叫声,声音单调清脆。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如
鞘翅目、
鳞翅目、
膜翅目、
双翅目、
半翅目、
直翅目、
蜻蜓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此外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如草莓、悬钩子、
荚蒾,
胡颓子、
马桑和草子等。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于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越南、泰国等地。
中国: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以及台湾和海南岛等地。北至内蒙古东南部林西、河北北部、北京、宁夏南部、甘肃西北部天堂寺和西部兰州、青海,往南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一直到长江流域以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南达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岛,东抵江苏、浙江、福建和台湾,西至贵州、四川、云南和西藏东南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3-7月。通常营巢于河谷与溪流岸边,巢多置于岸边悬岩洞隙、岩石或土坎下凹陷处,也在岸边岩石终逢隙和树洞中营巢。巢呈杯状或碗状,通常隐蔽很好,不易被发现。巢主要由枯草茎、枯草叶、草根、细的枯枝、树叶、苔藓、地衣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草茎和草根,有时垫有羊毛、纤维和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10-13厘米,内径5.7-7.0厘米,高6.5-7厘米,深3-4.5厘米。主要由雌鸟营巢,雄鸟仅偶参与营巢活动。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白色或黄白色,也有呈淡绿色或蓝绿色的,被有褐色或淡赭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7-20毫米×13.5-15.5毫米。雌鸟孵卵,
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2022年5月18日消息,通过生态修复,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白洋淀野生鸟类的种类数量有了增加。发现了红尾水鸲(qú)等多个新增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