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照相馆
2009年金城出版社出版的晋永权的图书
《红旗照相馆》是2009年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晋永权
编辑推荐
三百多张史料照片,珍贵档案资料,再现半个世纪前中国摄影大争辩始末。
本书作者耗费数年精力深入研究1956—1959年间的中国摄影史,以人类学家的视角探讨当年中国摄影的独特话语体系,用丰富翔实的史料、文献和档案资料开启这扇历史之门,让我们有机会回望那一段社会史的特异景观。半个世纪之前的影像遗产越过历史时空,仍在影响今日中国的影像文化生态。毫无疑问,这一研究成果对当今的中国摄影具有现实意义。
——著名摄影家、旅美中国新闻摄影人李振盛
我一直认为,在中国要当一个好的摄影记者,有两门课不可或缺,即你必须知道那些好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你必须知道那些假照片是如何造出来的。只是对于后者,人们大多讳莫如深,所以,一些同行经常犯曾经的错误就不奇怪了。我的同事晋永权不厌其烦地查阅档案,不辞辛苦地走访当事人,依据史实又有评说写就的这本书,真实地叙述了那个社会形态下中国新闻摄影的真实面貌。那一年代新闻摄影界在局限与桎梏中展示的荣耀与羞耻,一直延续,影响至今。读懂昨天,我们前行就会少许多迷茫。
——著名摄影记者、《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
多年来,吾友以强烈的社会关怀聚焦于本土:从《最后的汉族》到《出三峡记》,其深入洞察,以至开阖的叙事,每令人钦叹。本书同样以富于感染力的文字透现出历史与现实的勾连,如我亦获省视之眼。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 张琳
内容简介
那场波及整个业界的“新闻摄影组织加工与摆布问题大讨论”,因由何在,结果如何?为后来埋下了哪些伏笔?
那些“合理地”组织加工出来的“新闻照片”,何以大行其道?身背相机、神气活现地出现在各种体面场合的摄影记者,到底是“摄影干部”、“无冕之王”,抑或仅仅是候着听差“照相的”?
照相机,作为现代性的工具,一柄双刃剑,在为新政权服务的过程中,是如何被操控者掌握,而又伤及自身的?在东西方对峙的背景下,对待外来影像文化,哪些人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们是先觉者,还是叛逆之徒?
囊影像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是否最终建立起来?在所谓的世界摄影史中呈现什么样的独特景观?
目录
第一章 风生水起
北海公园事件
难堪又滑稽可笑的事儿
如何摆平
为什么会这样
三位同事的揭发信
危机公关
埋下了伏笔
诚心诚意地说出来
总社分社之争
官方话语遭遇个人表达
心照不宣
毛泽东特例
反思
一个原则性的新问题
适时出现的讨厌声
第二章 左叶事件
罗生门
打破沉默
见报前一天
不同声音
丑角的面貌
幻觉
共产主义硬汉子,天呐
作风问题
第三章 跃进中
真诚的共谋者
抱一抱,笑一笑
并不突然
天方夜谭
摄影记者的大字报
把人拍好
河南典型
溢美之词
老贾泼冷水
格格不入
五位同事联名揭发
置身事外的自我检查
第四章 叛逆者失踪
人生两途
觉醒
想抄近路的野心家
南辕北辙
祸端
性格即命运?
恶评之风
被指定的:丁聪、陈怀德、苍石、何南、黄修一
魏南昌:郎静山命运的另一个版本
叛逆者是何被命名的
驯服的工具
第五章 浮云望眼
布列松来了
距离
与首都摄影界座谈
布列松难题
美学家说话了
WPP与红色中国的蜜月时光
影子敌人
一个饱受资产阶级教育的旧知识分子的答辩与自责
颓废腐朽堕落的美国
海归的意见
办公室里的庄学本
谦逊的自省者
以俄为师的神话
真相吗
社会主义大家庭聚会
没有前言与后记
后记
参考资料
红旗照相馆.豆瓣读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7 20:30
目录
概述
编辑推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