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围场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北围场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 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8-117°35ˊ,北纬42°10′-42°20′。保护区设立于1998年8月18日,保护区面积为7970公顷。
历史沿革
1998年8月18日,经国务院(国函[1998]68号文件)批准建立河北围场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位置
河北围场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 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8-117°35ˊ,北纬42°10′-42°20′。
地形地貌
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汇地带,地形结构和植被复杂。山地高原交相呼应;丘陵曼甸连绵起伏;河流湖泊星罗棋布;森林草原交错相连。
气候
保护区属寒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候凉爽,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25°C。
水系
保护区内主要水系是滦河西辽河两大水系。
植被
保护区植被以亚高山草甸为主,建群种主要为莎草科禾本科豆科菊科等次之。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为华北亚高山草甸保存最好的区域之一。
区域范围
河北围场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最北部,大兴安岭南部余脉和燕山山脉北端汇合结节处—塞罕坝东段。地处山地森林草原地带向内蒙古高原典型地带过渡位置。保护区总面积797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200公顷,缓冲区面积2000公顷,实验区面积4770公顷。
保护目标
重点对象
河北围场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塞罕坝曼甸山地草甸生态系统及珍稀野生动植物多样性和滦河、西辽河河源湿地景观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草地类自然保护区。
生物资源
动物
保护区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5纲28目77科188属317种,昆虫970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5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5种:黑鹳、金雕白头鹤、大鸨、金钱豹。国家II级保护动物40种,主要有细鳞鲑苍鹰、游隼、黄羊、猞猁等。
植物
保护区内生物区系组成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有高等植物136科468属1016种,占河北省野生高等植物总种数的43.23%,大型真菌24科60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种:胡桃楸、蒙古黄芪、野大豆、刺五加;河北省重点保护植物20多种,主要有草麻黄、迎红杜鹃、锦带花、河北岩风、鹿蹄草、河北五加等。
(以上数据截止2012年)
管理措施
2002年—2009年,国家环保部先后支持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补助资金675万元,用于保护区基础和能力设施建设,通过持续建设,保护区管护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开发利用
红松洼牧场风景区位于围场县西北部,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镇,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这里风力资源丰富,建有规模风力发电场外,这里还饲养着耗牛,独具特色。红松洼面积110万亩,草原面积2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8%,是围场县北方较大的草原风景区,是一处新兴的旅游胜地。
生态价值
保护区植被覆盖率高,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草原植物和草原地貌景观壮丽。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观赏和科研教学基地。
参考资料
木兰围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环境局网.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中国民族事务委员会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3 12:2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