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沙土
母质为砂岩风化物,是由沙质红土经开垦种植旱作发育的耕作土壤,
土体为A-B-C构型。耕层厚薄不一,质地沙壤,土色以橙色为主,
表土暗黄橙色,
色调7.5-10YR,
亮度5-6,
彩度3-4,酸至微酸性,pH多在6.5以下,有机质、全磷、全钾均偏低,
阳离子交换量仅5me/100g土左右。
生产性能
该土种属表沙型土壤,渗水
保墒好,耕性好,在生产上表现为出苗利,保全苗。但是由于远离村庄,耕作粗放,只用不养,造成土壤养分低,
作物产量不高。适种小麦、棉花、
油葵等作物。小麦单产每公顷为1200kg左右,属低产土壤。改良利用上重点应改变其生态环境,营造
防风林带,种树种草,
防风固沙,改变其小气候。同时应注意用养结合,增施
有机肥,扩种绿肥和推行秸秆还田,精耕细作,提高红沙土的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红沙土组
包括红沙土、小粉浆土、岛黄泥三个土种。分布于里下-河圩区及太湖圩区的头子田,是湖积土通过长期人为施垩河泥草渣、精耕细作培育而成。土壤地下水埋深旱季在80-100cm,雨季在50-60cm,灌排条件优良,是稻麦两熟高产田或中上等田。其中红沙土、小粉浆土主要分布于苏北兴化、高邮、宝应等县圩区,质地较粘;岛黄泥主要分布于苏南常熟、昆山、吴县、吴江等县圩区,属壤质土。面积共计273.56万亩。
剖面形态特征
熟土层厚15-20余厘米,灰棕色,中壤土至重壤土,土体疏松,冻晒后多呈粒状及碎块状结构;
犁底层厚12-15厘米,中壤土至重壤土,色稍浅带锈斑,土体紧密;
心土层棕灰色,重壤土至轻粘土,厚30余厘米,向下过渡到粘质青土层,其中有时出现黑土埋藏层。全剖面呈中性至弱碱性反应。
红沙土种代表剖面
小粉浆土种代表剖面
岛黄泥代表剖面
土壤特性
(1)耕作省力
红沙土种的质地虽较粘,但结构性状良好,土体疏松,结构系数高达85%,干湿好耕。
小粉浆土种由于有机质含量较低,粉粒含量略高,土壤结构性状略差,结构系数为77%,干时土口较紧。
岛黄泥土种质地以壤质为主,有机质含量亦高,干湿都好耕,干耕泥酥不吃力,湿耕时泥散不钉犁,耕后土垡子比较小,一耙就碎。
(2)保水保肥,烤田效果显著
在久旱不雨时,土壤本身还是潮润的,不易裂成大缝,也不易因为裂缝而发生漏水漏肥现象,间或裂成小缝,但上水后极易闭合。上一次水可保7天以上。其中小粉浆土种在灌水后稍有淀浆现象。本土组烤田效果特别 明显,只裂细缝,不伤根系,相反地,烤田可刺激作物根系发育,提高土温,释放大量有效养分,使作物生长旺盛。
(3)土质肥沃
灌排条件好,土壤熟化程度较高,有机质含量在1.5-2.5%,全氮量在0.1-0.2%。根据在红沙土种中测定,土壤中好气性固氮菌每克干土中有10,550个,比青泥土要高出10倍。因此作物生长期间不显脱力迟发现象,而是前后一气稳步发育。水稻单产600-800斤,三麦单产200-300斤。
利用改良
红沙土组是以稻麦两熟为主。若要不断提高它的肥力,需进行绿肥轮作,其中小粉浆土种宜每隔2-3年轮作一次冬季绿肥,如苕子、金花菜等,红沙土种及岛黄泥宜每隔3-4年轮作一次冬季绿肥(红沙土种以苕子、金花菜为主,岛黄泥以紫云英为主)。耕作层为15cm左右,亚表土层仍较肥沃,可以结合施肥逐年深耕到25cm。对小粉浆土种应特别注意补足有机质及氮素。对整个土组应在注意增施
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注意适当补足磷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