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狼牙鰕虎鱼又称狼条、小狼鱼,是鲈形目鳗鰕虎鱼科狼鰕虎鱼属鱼类。红狼牙鰕虎鱼体延长而侧扁呈带状;眼小、退化埋于皮下;口大,唇厚,舌前端呈圆形,呈游离状;上下颌外行牙6-12个,尖而弯形,突出唇外,内侧为1-2行短小锥形牙,下领联合部的后方有大形犬牙1对;鳞片退化,体呈无鳞状;背鳍、尾鳍、臀鳍互相连接,胸宽而且长,上部鳍条游离呈丝状;体呈蓝褐色或灰紫色,偶鳍有时具黑褐色边缘。
形态特征
体较长,侧扁,呈鳗形,前部粗壮。头部较大,略呈长方形。吻短,前端钝圆,背绦稍圆凸。眼甚小,埋于皮下,眼间距宽凸。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呈短管状,接近上唇;后鼻孔位于眼的前方,边缘稍隆起。口大,端位,口裂甚斜,上颌骨后端达眼后方。下颌和颏部问前和向下突起。上颌外行齿每侧4-6个,排列稀疏,为大型弯犬齿,突出唇外,门闭合时,露于口外;内行为1-2行细小的锥形齿,在下颌联合处内侧具1,2个强大的犬齿下颌面无须。鳃孔颇大,鳃膜与峡部相连,鳃耙短小,体和头部外观裸露,仅在头侧和体侧有埋于皮下退化的小鳞片。背鳍连续,末端与尾鳍相连。臀鳍起点约在背鳍第3-4鳍条基部的下方,末端与尾鳍相连。胸鳍宽而略长,上部鳍条游离呈丝状,腹鳍大,愈合成一椭圆形。
体淡红色或灰紫色。尾鳍灰黑色,其余各鳍浅灰色。
生长环境
红狼牙鰕虎鱼为暖水性
鳗形假虎鱼。栖息于浅海及河口附近泥沙中。
常在泥沙中钻穴营居。属于近岸暖温性鱼类。此鱼在近海与淡水均能生存,在江岸穿穴潜居。性凶猛,食小鱼或小虾等。生活在底质为沙土、砾石、水质清亮而含氧丰富的池塘、湖泊、小河流的浅水区及山涧小溪中。平时分散居住在石隙里,用强有力的吸盘状腹鳍攀附于石壁,觅食时才从石隙中外出。成鱼喜欢跳跃,有时跳出水面,有时从一块石上跳往另一块石头。
分布范围
分布于辽宁沿海及我国各海区。国外见于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
繁殖方法
红狼牙鰕虎鱼一冬龄达性成熟,每年4-5月,亲鱼开始集群,雌雄鱼互相嬉戏追逐,进行生殖活动,雌鱼用鳍翻动沙粒,将卵产于沙穴中。1-2厘米的幼鱼喜欢逆水群游。每当暴雨过后,山洪下泻的两三天内,水温上升至22℃以上,洪水陡涨并转清而流速加快时,幼鱼便于白天纷纷从湖中拥入小河,与河中幼鱼汇集结群沿着河流两侧逆流向上奋进,并不停地吞食从山涧冲刷下来的
水生昆虫和浮游生物。它们晚上则沉入水底用吸盘吸附于砾石上或躲在石头缝隙中休息。4厘米以上的成鱼较少有成群溯水的现象。红狼牙鰕虎鱼鱼个体虽小,但性极贪婪凶残,经常采用袭击的方式吞食底栖性的更小的鱼,或用胸鳍挖掘与翻搅水底泥沙,寻找底栖无脊椎动物,以便吞食。
黄渤海2龄性成熟,偶有1龄性成热,绝对怀卵量1903-1724粒,平均5780粒;相对怀卵量278粒/g体重。黄渤海每年产一次卵,产卵期7月。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省每年产卵两次,福建产卵期2-4月及7-9月,产沉性附着性卵。
主要价值
具有商品价值的栉鰕虎鱼,系指1-2厘米长的幼鱼。江西九江县沙河,因地处庐山脚下,所产
栉鰕虎鱼因其形状特殊,味鲜美,别具风味,与庐山同享盛名,故得名“
庐山石鱼”。湖北阳新县富水河的栉鰕虎鱼因其捕捞季节在春末夏初、百花盛开之时,故称为“春鱼”。而安徽东至县张溪一带以其在麦收时节捕捞,且形同麦子,故称之“麦鱼”。
产量较多,但具腹味,可供食用及制鱼粉,亦可作鸡鸭、对虾的饲料。油炸后肉香骨脆还可制成罐头。
石鱼除鲜食外,作为商品的均为干制品。
食用制作:将鱼洗净晾干后,放入锅内,用文火烤干,并放入少量食油翻炒,待呈金黄色时取出,再晒一天即可装袋投放市场。每5公斤鲜鱼可加工成1公斤干鱼。鱼干的烹饪方法多为泡发后炒蛋、蒸蛋、氽汤或略煮后加麻油、酱油凉拌成冷盘,一贯被视为席上之珍品。在安徽琴溪一带,它还是名贵的饮茶珍品。当地群众每年清明前后,把捕捞之小鱼,烧盐开水(伴有茴香、茶叶、食糖等作料)炝熟,用炭火烘干,制成鱼干后,仍保持栩栩如生的状态:宽嘴微张,小眼圆睁,鳍乍而尾曲。用琴鱼沏茶,犹如鲜活鱼儿在杯中团团戏游,入口清香味醇,别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