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由长春市文工团集体创作的《红绸舞》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从解放战争捷报频传到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将蓄积已久的喜悦释放出来。群众街头秧歌运动成为新流行文化的生力军,尤其是在陕北和东北地区,炽热的舞蹈革命浪潮通过对这一舞蹈形式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持续高涨。可以说《红绸舞》是对街头文化的一次完整的加工、提炼、总结和升华。它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充满了那个特定时期的烙印。
从舞蹈形式上看,创作开始基本设想就是力图“将传统京剧的长绸舞同
东北秧歌相结合”。因为这两个素材都有着丰富的可挖掘整理的价值,尤其长绸舞,早在
汉代画像和
敦煌壁画上就有过生动的形象记载,后经历代民间艺人继承与发展,推陈出新,发展了舞绸的技巧,丰富了绸形的变化。黑龙江省的民间艺人能将绸子舞出“福、寿”等各种字样及图案。
从《红绸舞》的舞蹈结构上看具有层层推进是渐至高潮,一气呵成的特点,这同整个舞蹈的情绪要求是完全吻合的。其中看似循规蹈矩,缺少变化的处理,正是要将主题情绪进行到底,才能极大满足当时人民群众的
审美心理需求的追求是一致的。舞蹈在形式上通过队形队阵、绸花变幻,来丰富观者的视觉感受。如女子
双人舞、男子双人舞、男子独舞及群舞等形成,二龙吐须、斜排、横排、点阵、圆等队形;绸子长短、单双形态的变化,“大八字”、“小八字”、“左肩花转身跳圈”、“波浪花”、“单跳圈花”“桌、门、轴平面圆”等等绸花技巧。尤其是绸花技巧变化和创新,注重同
民族传统技巧配合,如“串翻身”、“平转”、“蹦子”、“旋子”和胸腰、大腰的一些
动作,使《红绸舞》具有较高的艺术性,《红绸舞》创作集体的严谨的创作态度时至今日都值得艺术创作者效仿。由于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既保持了浓厚的民族风格,又极富崭新的时代气息,《红绸舞》受到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称赞。
《红绸舞》的两个基本构成部分都是经过认真学习、
研究、
提炼、加工后再进行
整合而创作的,可以说其出发点即是拿为“此”用,制作环节堪称精良,整个舞蹈风格极为和谐统一,其形式同表现新时期中国人民庆
解放时欢腾、喜庆的精神风貌之
主题是极为贴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