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性心包炎:急性期纤维蛋白渗出,伴炎性细胞和少量内皮细胞渗出,无明显液体渗出,俗称 “干性心包炎”。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表现: ① 胸痛,锐痛,亦呈压榨样,位于心前区,与呼吸、体位有关; ② 发热; ③ 典型体征:心包摩擦音。
疾病名称
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疾病
疾病分类
心血管内科
症状体征
(一)症状
心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如急性非特异新心包炎及感染性心包炎;缓慢发展的结核性或肿瘤性心包炎疼痛症状可能不明显。疼痛性质可尖锐,与呼吸运动有关,常因咳嗽、深呼吸或变换体位而加重;位于心前区,可放射到颈部、左肩、左臂及左肩胛骨,也可达上腹部;疼痛也可呈压榨样,位于胸骨后。本病所致的心前区疼痛可能与心肌梗死疼痛类似,需注意鉴别。
(二)体征
心包摩擦音是纤维蛋白性心炎的典型体征,因炎症而变得粗糙的壁层与脏层在心脏活动时相互摩擦而发生,呈抓刮样粗糙音,与心音的发生无相关写,往往盖过心音又较心音更接近耳边;典型的摩擦音可听到心房收缩、心室收缩和心室舒张相一致的三个成分,但多数仅为大致与心房收缩、舒张相一致的双相性摩擦音;多位于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为明显,坐位时身体前倾、深吸气或将听诊器胸间加压更容易听到。心包摩擦音可持续数小时或持续数天、数周;当积液增多将二层心包分开时,摩擦音即消失,但如有部分心包粘连则仍可闻及。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就可作出心炎的诊断。
疾病病因
过去常见病因为风湿热、结核及细菌感染。近年来,病毒感染、肿瘤及心肌梗死性心包炎发病率明显增多。
病理生理
1、病理
根据病理变化,急性心包炎可以分为纤维蛋白性和渗出性二种。在急性期,心包壁层和脏层上有纤维蛋白、白细胞及少许内皮细胞的渗出。此时尚无明显液体积聚,为纤维蛋白性心包炎;随后如液体增加,则转变为
渗出性心包炎,陈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液体量可由100ml至2-3L不等,多为黄而清的液体,偶可浑浊不清或呈血性。积液一般在数周至数月内吸收,但可伴随发生壁层与脏层的粘连、增厚及缩窄。液体也可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积聚引起
心脏压塞。急性心包炎时,心外膜下心肌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变化,如范围较广可称为心肌心包炎。此外,炎症也可累及纵隔、横膈和胸膜。
二、病理生理
正常时心包腔平均压力接近于零或低于大气压。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或少量积液不致引起心包内压力升高,故不影响血流动力学。但如液体迅速增多,心包无法伸展以适应其容量的变化,使心包内压力急骤上升,即可引起心脏受压,导致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阻,并使周围静脉压升高,最终使心排血量降低,血压下降,构成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
诊断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化验检查
取决于原发病,感染性者常有白细胞计数增加、血沉增快等炎症反应。
2、X线检查
对纤维蛋白性心包炎诊断价值不大,对渗出性心包炎有一定价值;可见心脏阴影向两侧增大,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尤其是肺部无明显充血现象而心影显著增大是心包积液的有力证据,可与心力衰竭相区别。成人液体量少于250ml、儿童少于150ml时,X线难以检出其积液。
3、心电图
心包本身不产生电动力,急性心包炎时心电图异常来自心包下的心肌,主要表现为:①ST段抬高,见于除aVR导联以外的所有常规导联中,呈弓背向下型,aVR导联中ST段压低;②一至数日后,ST段回到基线,出现T波低平及倒置,持续数周至数月后T波逐渐恢复正常;③心包积液时有QRS低电压,大量积液时可见电交替;④无病理性Q波,无QT间期延长;⑤常有窦性心动过速。
4、超声心动图
对诊断心包积液简单易行,迅速可靠。M型或二维超声心动图中均可见液性暗区以确定诊断。可反复检查以观察心包积液量的变化。
5、心包穿刺
可证实心积液的存在并对抽取的液体作生物学(细菌、真菌等)、生化、细胞分类的检查,包括寻找肿瘤细胞等;抽取一定量的积液也可解除心脏压塞症状;同时在必要时可经穿刺在心包腔内注入抗菌药物或化疗药物等。心穿刺的主要指征是心脏压塞和未明病因的渗出性心包炎。
6、心包活检 有助于明确病因。
三、预后
急性心炎的预后取决于病因,也与是否早期震旦及正确治疗有关。
保健贴士
1、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胸痛消失。
2、寻找病因如结核病灶、病毒感染、风湿等,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缓解胸痛可给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胸痛缓解后4~5日,可停用抗炎性药物。
3、非特异性心包炎在治疗后2~3天症状不缓解时,可考虑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30mg/天,2周后减量,共用4~6周左右,但应尽可能避免使用,以防产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