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威廉·撒特克里夫
英国连环杀手
皮特·威廉·撒特克里夫是自 “开膛手杰克”之后,给英国妇女(不仅仅是妓女)带来极度恐惧的连环杀手。虽然他也许只杀了13个人,但是其杀人方式、侵害目标类型,尤其是其对尸体的破坏手段与“开膛手杰克”均十分近似。对于读者来说,这也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在英国这一现代意义上连环杀手概念的发源地,撒特克里夫当时的所作所为使人们深信他一定就是“开膛手杰克”的转世之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撒特克里夫在1975年至1981年这六年间使约克郡地区的人们完全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
恶行实录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轮回的话,那么皮特·威廉·撒特克里夫的前世肯定是“开膛手杰克”。事实上他们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憎恨妓女,因此只针对她们进行疯狂大屠杀。他们的杀人方式都非常残忍,“开膛手杰克”喜欢割开猎物的身体,“约克郡屠夫”则更甚,他会先以铁鎚猛敲猎物的头部,再用锋利的螺丝刀狂插被害者的胸部和腹部,之後再施以拳打脚踢。如果你想更具体感受他的残暴,可以看看首名死者的验屍报告:头部两处明显由铁鎚造成的凹痕、50多处由螺丝刀造成的伤痕和无数被殴打脚踢的伤痕。
但是和“开膛手杰克”不同,他最终落了网。其实警方应该一早就可以推断出是他,因为几位曾遭杀害的人曾被奇迹救回,并提供了证供,其次是有两件很关键的事实:第一,他年少时曾因藏有大铁鎚被捕;第二,警方在其中一名死者身上找到一张凶手喜欢在杀人後塞进屍体手中的5元英镑,这张编号AW 51 121565的英镑并不是普通的英镑,而是某间银行特别只发行一次的限量版钞票,经特定的公司发放给予员工,全英不多於6,000人拥有,他正是其中之一。可是经过5 次问话,他仍然享有他的自由——包括杀人的自由。被害者人数不断增加,直至1980年,警方在他挂上了假车牌的车上,找到螺丝刀和鎚子,才惊觉“约克郡屠夫”近在眼前,他才在警署经过长时间盘问下承认所有恶行。
犯罪动机
1:精神分裂,认为杀死妓女(主要是上街拉客的妓女)是上帝对他的指示
2:母亲的不忠使其自幼年起便在心灵上对行为不检点的女性产生了某种“罪恶的不认同感”
作案手段
撒特克里夫伪装成嫖客寻找街头的流莺(或者他认为是流莺的女性),将其引诱到僻静处用圆头铁锤重击头部,再将其刺死或扼杀,随后对尸体进行破坏,先后残杀13人。他后来被4名精神病学家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他相信杀死站街女是上帝赋予的“神圣使命”,目的是“净化社会”。
犯罪经历
1974年,撒特克里夫袭击了他的第一个目标——安娜·罗格尔斯基(Anna Rogulskyj),但是罗格尔斯基的及时逃脱使他未能圆满完成首次杀戮。
1975年10月30日,利兹(Leeds), 魏玛·麦克凯恩(Wilma McCann), 28岁;
1976年1月2日,利兹(Leeds), 艾米丽·杰克逊(Emily Jackson), 42岁;
1977年2月5日,利兹(Leeds), 艾琳·理查德森(Irene Richardson), 28岁;
1977年4月23日,布拉德福德(Bradford),派翠西亚·阿特金森 (Patricia Atkinson), 32岁;
1977年6月26日,利兹(Leeds), 珍妮·麦克当纳德(Jayne MacDonald), 16岁;
1977年10月1日,曼彻斯特(Manchester),简·乔丹(Jean Jordan), 20岁;
1978年1月21日,布拉德福德(Bradford), 依沃妮·皮尔森(Yvonne Pearson), 21岁;
1978年1月31日,哈德斯菲尔德(Huddersfield),海伦·芮特卡( Helen Rytka), 18岁;
1978年5月16日,曼彻斯特(Manchester),维拉·米尔沃德(Vera Millward), 40岁;
1979年4月4日,哈里法克斯(Halifax),约瑟芬·怀塔克(Josephine Whitaker), 19岁;
1979年9月2日,布拉德福德(Bradford),巴巴拉·里奇(Barbara Leach), 20岁;
1980年8月20日,利兹(Leeds), 玛格丽特·沃尔斯(Marguerite Walls), 47岁;
1980年11月17日,利兹(Leeds),杰昆兰·希尔(Jacqueline Hill), 20岁。
以上为死亡者,另有7人重伤
相关情况
撒特克里夫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英国家庭。他幼时是一个总躲在母亲身后的害羞男孩,从不喜欢参与任何“粗鲁的游戏”,而他的父亲则希望他能够更多的和小伙伴们一起游戏,并且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男子汉。事实上,撒特克里夫长大成人后仍旧保留了他幼年时的内向性格,由于学习成绩比较差,他毕业后只能暂时在停尸间找到一份工作,但最后还是由于经常迟到而被辞退。尽管时间不长,停尸间的工作经历对他日后的嗜杀行为却带来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正是在工作期间,他开始对分割尸体“很有兴趣”,并或多或少养成了奸尸的“癖好”。撒特克里夫自幼便对母亲十分依赖,但是当他发现母亲有外遇后,他所依赖的“精神支柱”倒塌了,他开始认为女人是不可靠的,她们的存在“使空气变得污浊”。正是遵循这种理念(亦或是这种精神分裂倾向),撒特克里夫认为杀死妓女是受“上帝的指引”,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后来警方通过对他的讯问才发现撒特克里夫杀害妓女的起因其实是一件非常意外的事件——他在布拉德福德臭名昭著的红灯区曼宁翰姆路(Manningham Lane)招妓时被妓女偷窃了财物。
至于为什么撒特克里夫自第一次行凶直至被捕居然长达十余年,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作案的地域比较广阔;在同一个地点居住的时间很短;经常变换作案地点;拥有一个正常的家庭也是他屡次被警方排除嫌疑的重要原因——他经常授意他的家属,主要是他的妻子索尼娅·祖玛(Sonia Szurma)为他作出不在场的证明。撒特克里夫称自己过着“正常的生活”,而他“单纯的”妻子,只是不明就里地成为了他的“帮凶”(这使得诸多学者怀疑撒特克里夫是否真的患有精神病,而他的妻子对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完全不知情);除此之外,警方收到了一些自称是“约克郡开膛手”寄来的信件及录音——这一看似重要的线索在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后被官方认定是一个恶作剧,在整个侦察过程中,警方时刻在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并时常偏离正确的调查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撒特克里夫虽然一直以妓女作为侵害目标,但是偶尔也会“走眼”将良家妇女划归“猎物”,珍妮·麦克当纳德和约瑟芬·怀塔克就是由于衣着过于惹眼而惨遭不幸。撒特克里夫的这两次 “走眼”却使得整个英国北部的女性在天黑后不敢单独出门。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撒特克里夫在此期间一再告诫他的姐妹晚上不要单独出门;这不知是他成心与他的姐妹们开玩笑,还是没有意识到他自己杀错了对象(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种恐慌正是由于自己的谋杀行为造成的);不过在大多数人看来,也许他只是对自己身边的女性亲属尚存一丝关切之情。
1981年1月,当撒特克里夫又要对一名妓女要下手时,警方当场逮捕了他。在讯问期间撒特克里夫的陈述自相矛盾,这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在围绕他展开周密的调查后,撒特克里夫不得不供述了自己杀人的事实。他在一次行凶后将一张限额发行的五元纸币习惯性的塞到被害人手中,未想到这竟成为了日后对他定案的重要证据。
在被羁押期间,撒特克里夫提出自己死后的墓碑上要这样书写:“躺在这里的男人是个天才,如果缭绕在他身边那激情澎湃的能量得以释放,天地将为之颤抖。(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也许还是让他睡去更好?”——不难看出,他对自己的认识依旧充满了妄想与偏执;经法院审理裁判,撒特克里夫未能如愿“睡去”,他被判三十年监禁。在服刑期间,撒特克里夫由于自己的罪行而不断遭到了其他犯人的侵害,法官最后不得不将其转到布洛德摩尔精神病医院关押,“约克郡开膛手”在那里走向了他生命的终点。
另一侧的真相
疑点
随着撒特克里夫在布洛德摩尔精神病医院的死亡,关于“约克郡开膛手”真实身份的讨论又在北英伦展开了——也许是从未停止过;而之所以这一事件被人们再度关注,并且争论愈演愈烈的原因是:自1981年撒特克里夫被捕后,被类似手段杀害的女性尸体仍旧一再暴露在深街陋巷中。“约克郡开膛手”真的归案了吗?
“约克郡开膛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个被称为“约克郡开膛手”的连环杀手在英国约克郡及英国北部地区频频作案,共造成十三人死亡,七人重伤。被害者大多为街头妓女,也有从事社会底层工作的贫穷女性。凶手作案手法异常残忍,被害人的尸体被破坏得极其严重——这使人们联想到了连环杀手的代表——“开膛手杰克”,而“约克郡开膛手”的名号亦由此而来。
由于案件迟迟不能侦破,被害人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各大媒体均对“约克郡开膛手”作出大量报道,警方也倾巢出动进行调查,甚至向民众发布通告要求民众协助抓捕凶手归案。而这个狡猾的凶手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依旧我行我素,并向警方寄去信件以及录音带,承认犯罪行为还“预约”谋杀——指定将来的犯罪地点。一时间整个英国的民众(尤其是女性)陷入了深切的恐慌之中,警方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1981年1月2日,警方逮捕了皮特·威廉·撒特克里夫,在讯问过程中,他承认自己就是“约克郡开膛手”,警方如获至宝,宣布这一系列惊天血案得以告破。
疑点重重
经警方调查,撒特克里夫确实应对数起谋杀负责,但是对于他是否就是“约克郡开膛手”却一直存在争议。其实撒特克里夫早已是警方的怀疑对象,在其被捕之前警方已经对他进行了至少十二次询问,但均由于种种原因使其又被排除了嫌疑。
争议的焦点在于通过警方从被害人尸体上提取的精液及血型与撒特克里夫不符,“约克郡开膛手”的血型是B型,而撒特克里夫的血型是O型;除此以外,“约克郡开膛手” 与撒特克里夫的齿痕经比对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
从一些“知情人”透露的信息中也可以看到案件的蹊跷之处:
布拉德福德警署(Bradford C.I.D.)“约克郡开膛手” 案件的主要负责人拉皮士(Lapish)警官在1978年说:“我们必须面对的一种非常大的可能性是,这个案件里有可能存在第二名袭击者”。
《周日时代》(Sunday Times)在1980刊登文章陈述为:“警方向我们透露,‘开膛手’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西约克郡警署(West Yorkshire Police Authority)副主管沃伦( R.J.P. Warren)警官在1989年说:“高级警务人员都知道,两个(犯罪嫌疑)人涉嫌这一系列谋杀”。
《世纪性杀手》《A Century of Sex Killers》的作者布赖恩·马瑞纳(Brian Marriner)认为:“我现在认为撒特克里夫并不是象他所承认的那样杀了所有的(被害)人”。
撒特克里夫在被羁押期间对来探视他的家人说:“我现在告诉你,那些人并不是全都是我杀的,我只杀了其中六、七个”。
撒特克里夫最终被定罪主要是参照了其自己对罪行的供述,这种供述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法庭上检控方协助生还被害人对“约克郡开膛手”的侵害行为的回忆来进行交互印证的,这一切就是为了使公众认为“约克郡开膛手”就是警方逮捕的这个男人。裁判庭最后紧紧抓住了4起有确凿证据的谋杀,在完全无视辩方辩护意见、辩护证据的情况下对撒特克里夫定罪并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十年。这种以犯罪嫌疑人供述作为主要结案依据的方式在法理上存在明显的值得商榷之处,如此重大的连环谋杀案件的调查也绝不应该建立在“重口供轻物证”的基础之上;今天看来,对撒特克里夫的审判是存在诸多漏洞的。
在行为证据学不断进步的21世纪,许多犯罪心理剖绘专家在对“约克郡开膛手”案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作出相应的犯罪嫌疑人剖绘都认定:官方确认的“约克郡开膛手”连环杀人案件并非一人所为。
家庭诱因
为什么英国当局对“约克郡开膛手”如此草率结案?普遍观点认为一是司法行政机构很难继续承受来自社会媒体的压力,二是急需挽回警方在公众心中已经几乎触底的公信度,三是为了平息人们恐慌的情绪;于是撒特克里夫成了“有罪的替罪羊”。
作为对“约克郡开膛手”连环杀人案件抱有异议的人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撒特克里夫的杀人诱因是为发泄对自己妻子的不满。
《某人之夫,某人之子》(《Somebody's husband, somebody's son.》)一书的作者高顿·伯恩(Gordon Burn)在对撒特克里夫的家庭成员、邻居、好友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调查采访并对案件进行了缜密的调查研究后提出了上述观点。伯恩认为,尽管撒特克里夫的妻子索尼娅·祖玛(Sonia Szurma)总是对外人试图传达一种信息就是她是一个对于自己丈夫的罪恶本性完全不了解的无辜家庭主妇,但事实上显然不尽如此。
撒特克里夫第一次带祖玛回家并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尽管知道这就是自己未来的儿媳,面对准备考取教师资格的祖玛,撒特克里夫的父亲第一印象却是:“这种人怎么能成为教师呢?”“她坐在那里什么话都不说,只是吮着手指”。——很难想象在本应有重大意义的第一次见面的整个过程中,祖玛与撒特克里夫的父亲居然没有任何交流。撒特克里夫的姐姐莫琳(Maureen)和哥哥麦克(Mick)也都不喜欢祖玛,祖玛对撒特克里夫的家庭成员都相当“不友善”,包括撒特克里夫的侄子和母亲。大家一开始以为她是害羞,后来才逐渐发现祖玛每天绷着脸什么都不说其实是一种傲慢的表现。在邻居们的眼中,撒特克里夫是一个温和的男人,而且非常喜欢孩子;但他的妻子却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人,祖玛总是显得很忧虑,心事重重。客人来访时,她常常会把撒特克里夫叫到厨房,而后就会传来她埋怨甚至是责备撒特克里夫声音。在婚后生活中,她就是家庭的主宰,即使是撒特克里夫朋友们邀请他去酒吧喝酒,她也会禁止;而且她有着“几乎令人无法忍受”的洁癖以及“让人不敢恭维”的厨艺。不客气一点说,从各个方面而言,祖玛都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妻子。
由于祖玛在某一天的夜里穿着睡衣在街上游荡而被送到贝克斯利医院(Bexley Hospital),经查她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祖玛被移送到布拉德福德的莱恩菲尔德山精神病医院(Linfield Mount Psychiatric Hospital in Bradford),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出院了。出院以后的祖玛精神状态已经非常不好了,病情也经常反复,这让撒特克里夫感到十分苦恼。伯恩认为,祖玛自1972年开始精神就不正常,也就是说在结婚之前她就患有精神病。
祖玛很可能就是造成了撒特克里夫对女性的心怀仇恨的人。他对撒特克里夫的控制以及她自身患有的精神疾病造成了撒特克里夫精神上的极度压抑与焦躁;祖玛不喜欢孩子,她认为孩子是贫穷的根源,由于担心受孕,她在与丈夫的性生活上非常小心谨慎,而且经常推脱或敷衍了事,这使撒特克里夫在生理上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正常的满足——-他最终开始寻求“其它排解途径”了。
一名侦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认为,当撒特克里夫袭击二十名被害者的时候,在他的脑海里其实是杀死了他的妻子二十次。”
伯恩认为:监狱是撒特克里夫给自己的“礼物”,在那里他享有“奢侈”的生活条件——可以获得自由。虽然这种自由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是较之他以前的生活而言,他还是感到无比快乐。
如上所述,1974年结婚,1974年开始袭击女性,这也许不是单纯的巧合吧。如果伯恩的观点确实是撒特克里夫真正的犯罪诱因的话,那么恐怕“约克郡开膛手”制造的十数起谋杀就不能全都算在他的头上了。
另一侧的“真相”
真正的“约克郡开膛手”到底是谁?或者说,另一个“约克郡开膛手”到底是谁呢?尼奥·奥加拉(Noel O'Gara)提出了一个名字——比利·特雷西(Billy Tracey)。奥加拉认为,特雷西才是真正的“约克郡开膛手”。
尼奥·奥加拉,爱尔兰人,1944年出生,注册会计师。1969年奥加拉在伦敦开办了一家会计公司,并在经过努力之后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奥加拉于1979年开始调查“约克郡开膛手”案件,并建立了相关的专题网站。特雷西与奥加拉于1978年相识,由于特雷西精通古董及家具方面的知识,奥加拉聘用了他。奥加拉对于特雷西的描述是:他是一个能干的人,衣着光鲜,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生活经验丰富,性格风趣,是一个全方面的人才;他有妻子,热爱家庭,非常喜欢养狗。奥加拉一度非常欣赏并信任让特雷西,并且把自己的许多生意交给他打理。但是随着了解的深入奥加拉发现特雷西有着不为人所知的阴暗面:他吸毒、酗酒,并且每逢出差每到一处都要光临烟花柳巷,对妓女也总有一些莫明其妙的暴力倾向。通过与特雷西私下的闲谈(奥加拉对谈话内容做了录音,内容还涉及特雷西是如何对妓女施暴的以及如何与神职人员发生性行为,还有他少年时期曾经入狱并因此痛恨警察,他后来甚至敲诈过一名警察等等),奥加拉隐约感觉到特雷西是一个有犯罪前科的人(他认为特雷西在苏格兰场应该留有犯罪记录,但是该情况未经核实)。奥加拉发现特雷西开始逐渐有意识地通过一些语言和行为来控制他与他的家庭,这使他开始感到恐惧并慢慢地疏远了特雷西;不过即便如此,作为工作上的伙伴,奥加拉对这个貌似憨厚的壮汉还是抱有相当程度的信任。1979年,奥加拉给特雷西一笔钱让他为自己在英国开设一家古董家具店,但是,特雷西却拿着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奥加拉蒙受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更让他伤心的是,特雷西辜负了他的信任——也正是从1979年奥加拉开始关注“约克郡开膛手”案件。
犯罪心理剖绘专家对“约克郡开膛手”作出的犯罪嫌疑人剖绘(各个剖绘专家对“约克郡开膛手”做出了多种不同的剖绘,这只是其中一种)是:“罪犯(犯罪嫌疑人)将侵害目标锁定为妓女,其行为狡猾,为人邪恶,对警察抱有相当程度的仇恨,可能患有精神上的疾病,喜欢狗,但是有正常的家庭和生活……”。通过上述剖绘与对特雷西的了解进行比对,以及特雷西突然失踪的时间,奥加拉认为特雷西符合剖绘专家对“约克郡开膛手”的描述。
奥加拉虽然对“约克郡开膛手” 的案件做了大量的材料收集和分析,但是他能够证明特雷西就是“约克郡开膛手“的证据却十分有限。而且由于被自己信任的雇员所欺骗,奥加拉对于特雷西的指控多少有些公报私仇的嫌疑。奥加拉收集的资料表明,撒特克里夫在他供认的全部案件中,有多起谋杀都存在其不在场的证明,况且最重要的定案证据——撒特克里夫血型与齿痕同“约克郡开膛手”是不一致的。在1981年之后,英伦北部又发生了多起谋杀案件,从被害人的类型、被害地点、凶手的作案特点以及被害人尸体的破坏情况来看,与“约克郡开膛手”均十分近似;而他认为这也正是特雷西一直逍遥法外之后的“杰作”。对于官方认定的由“约克郡开膛手”制造的谋杀,除了有确凿证据证实是撒特克里夫所为的几起外,其他案件的作案时间往往都是特雷西“恰巧”不在或外出出差的时间,奥加拉对上述线索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大大增加了他这一观点的说服力,奥加拉提出另一名“约克郡开膛手”就是比利·特雷西也是得到了最为广泛认同的民间观点。
撒特克里夫已经死亡,特雷西自1979年起也“人间蒸发”一般地消失了;从约克郡警局的结案报告上来看,撒特克里夫确凿无疑地是至少4起谋杀案的制造者,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讲,对他的裁判都是公正的;但是是否真的存在另一名连环杀手呢?他就是特雷西么?在官方结论的另一侧,人们对真相的探究仍然没有结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0 11:42
目录
概述
恶行实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