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济慈
19世纪英国诗人
约翰·济慈(英文:John 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19世纪初期英国诗人,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人物经历
1795年10月31日,约翰·济慈出生于英国伦敦。在埃菲尔德学校,济慈接受了传统正规教育,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济慈受到师长克拉克的鼓励。年轻的济慈非常钟爱维吉尔,14岁时,他将维吉尔的拉丁语长诗《艾涅阿斯纪》翻译成英语。
1810年,济慈被送去当药剂师的学徒。1815年济慈考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但没有一年,济慈便放弃了从医的志愿,而专心于写作诗歌,他早期的作品多是一些仿作。
1816年,他认识了李·亨特、雪莱等诗人,并且受到他们的影响;5月,他在亨特主编的《探究者》上发表了第一首诗作《哦,孤独!如果我和你必须同住》;11月,他便不顾监护人的反对,放弃行医,专门从事写诗创作了,从而走上了弃医从文创作诗歌的道路。
1817年3月,在雪莱的帮助下,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诗歌》,该诗集收录了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致斯宾塞》,以及其他的十四行诗,该诗集受到一些好评,但也有一些极为苛刻的攻击性评论刊登在当时很有影响力的杂志《Blackwood's magazine》上。济慈没有被吓倒,他在来年的春天付印了新诗集《恩狄芒》。
1818年夏天,济慈前往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旅行,途中得到消息说他的兄弟汤姆得了严重的肺结核,济慈即刻赶回家照顾汤姆;年底,汤姆死了,济慈搬到一个在汉普斯泰德的朋友的房子去住。
1818年,创作了《鲛人酒店》原文每行七音节;1819年先后出版了《秋颂》《狠心的女郎》《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倦怠颂》《忧郁颂》《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长诗《恩狄芒》《海壁朗》等。
1820年3月,济慈第一次咳血。1821年2月23日,之后不久,因为迅速恶化的肺结核,病逝于意大利罗马。他的书信,手稿等作品主要都收藏于哈佛大学Hughton图书馆,部分收藏于大英图书馆、位于北伦敦的济慈纪念馆等。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在济慈青少年时期,他的父母便相继去世。他有三个弟弟(其中一个夭折)和一个妹妹,但那种过早失去父母的悲伤始终影响着济慈。
感情
1818年底,济慈迁居至汉普斯泰德的朋友家中,他在那里爱上了邻居——芬妮·布朗。芬妮·布朗是个漂亮、活泼、善良的十八岁少女,有着敏捷、聪明、机智的头脑,她真诚地爱着济慈。次年,济慈与芳妮订婚。但他越来越坏的健康状况和微薄的经济收入使结婚成为不可能,这使他陷于很大的痛苦中。1820年秋天的时候,医生建议他必须住到比较温暖的地方去。济慈在友人的陪伴下,来到罗马。1821年2月,济慈在罗马病逝,芬妮·布朗收到该信息后悲痛欲绝,她为济慈服丧长达7年的时间,直到她去世都一直戴着济慈送给她的订婚戒指。
墓志铭
济慈的墓志铭是: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
中文: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这是济慈生前为自己撰写的墓志铭。
主要作品
出版图书
创作特点
作品思想
爱与美是约翰·济慈毕生的精神追求。约翰·济慈在五篇长篇叙事诗《恩狄芒》、《拉米亚》、《海壁朗》、《圣亚尼节前夕》以及《伊莎贝拉》中表现了对永恒的爱与美的执着追求,代表着济慈诗歌的艺术成就。这五首长诗不仅在济慈全部诗歌创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且与同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相比,济慈长诗展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风貌。虽然济慈短暂的一生中充满了“疲劳、热病和焦躁”,但他仍旧在长诗中构筑了一个爱与美交织的世界。
一、济慈笔下的爱:首先表现为对浪漫爱情的描写和追求。济慈诗歌中的爱还可以理解为,对人类普遍精神困境的关注和思考。
二、关于“美”的实质含义,济慈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并没有做出明确而细致的阐述。也许与柏拉图理解的美相似,济慈长诗中的美是一种“涵盖一切、统摄一切的最高理念”。这个美的概念既包括艺术作品,也包括人的行为思想;美既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
总结:济慈在长诗中建构了一个爱与美的世界,这使他能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艰难现实。济慈自幼失去父母,长大后三弟不幸早夭,妹妹寄居别处郁郁寡欢,二弟移民美洲生存维艰,济慈自己在照顾弟弟时感染肺病,诗集出版后遭受到批评家的恶意攻击,纷至沓来的磨难损害了济慈的身心健康,最终在贫病交加中英年早逝。然而,济慈面对现实中的苦难并没有放弃对爱与美的追求,正是现实中的痛苦促使他用艺术的方式去追寻爱与美,因此可以说,苦难人生是他诗思的催化剂,促使济慈在诗歌艺术当中建造了一个爱与美交织的艺术世界。
创作手法
济慈的作品中直接对生活中的冲突予以了表现,作者没有只顾着诉说自己的烦恼,而是将自己所处的那个充斥“疲劳、热病和焦躁”的世界表现在读者面前。作者怀着愤懑的情绪,勾勒出一卷萧索而悲凉的画面。世间的哀伤和夜莺的快乐构成了一组鲜明的对比,强有力地衬托出作者赞扬这永恒美的主旨,展现出他的人文倾向与观点。在其作品里,现实和理想交相融合,构成了他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济慈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美,他任凭自己的想象在神秘中追寻,所以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忘记自己应对整个社会负起的责任。济慈的很多作品都对生活中的惨剧予以深刻的表现,他痛斥社会,力图显现人性中恶的一面,表现出那个时期真实存在的悲剧。
在他早期的诗作《致乔治·济慈》《咏和平》中就有对现实的描写;在其中后期的作品《恩狄芒》《拉米亚》等,这种现实感就更加明显了。特别是在《夜莺颂》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现实中的冲突与悲痛。该部作品里,济慈一开始描写主人公身处的洋溢着欢歌笑语的精彩世界。夜莺在大自然中无牵无挂快乐鸣叫,将生活的美妙用委婉的歌声来表达。听到鸟儿的歌唱,主人公一开始是喜出望外的心情,紧接着悲从中来。他被病魔折磨得苦不堪言,听到了夜莺快乐的歌唱,对比自己的处境难免心生悲伤。
在他的创作初期,《睡与诗》是其成功的作品之一。他凭借深刻的观察与极富深度的思考,展现出睡梦和写作这两者之间冲突又相关的关系。睡梦是人类大脑处在不受控制的状态,而创作诗歌是人有意识的高阶模式;这两者完全不同,看上去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济慈从独特的角度把这两者当成是艺术创作中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在他看来,在睡梦中的想象力是超乎寻常的,可以当成诗歌来看。
在后期作品中,尤其是杰出的六篇“颂体诗”,将济慈的哲理观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忧郁颂》就是其中的一部。济慈用精辟独到的评论以及各种文学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感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诗篇中,让整部作品独具韵味,意蕴连绵,发人深省;在作品的末尾,他留下了与众不同而动人心弦的金玉良言:她与“美”共处——那注定凋零的“美”。作者运用拟人的方式,将“美”“欢愉”和“欣慰”这三种个性表现得活灵活现,使人赞叹不已;“欢愉”总会向人们作出一副告别的模样,和悲伤同存;“欣慰”和悲痛同存,所以“痛苦的欣然”。作者更进一步展现了人生的双重性——沉郁和快乐两者相依相存,只有一直努力地追寻美满幸福,同时具有不畏艰险的勇气与力量,才可以真正体悟到生活的真义。虽然该作品的结局带有悲观色彩——带着勇气去尝试“欢乐果”的人最后变成了“忧郁”的另一类人,但读者仍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苦心:人的一生为什么如此珍贵,就是因为快乐和悲痛是同时存在,彼此不分的。
作品形式
济慈的作品极富哲理色彩,作者运用自身智慧及对人生刻骨的观察与思索之后得出的见解。济慈一生都在努力实验诗体创新与改良,希望诗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能够完美融合,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佳作。所以在他创作的时候,他一定会挑选与内容相符的创作形式,力求形式与内容的结合能表现出他的思想。十四行诗是他创作初期经常使用的一类形式。这种诗体分为前八行与后六行,以此表现截然不同的看法。济慈创作的《明亮的星》就是采用这种诗体,诗歌的境界高深,立意深沉,两种看法比对明显,可以称之为十四行诗中的杰出佳作。
济慈特别看重诗歌形式,他精心改良,采取与内容相符的诗歌形式。比如《冷酷的妖女》中,他采用了中世纪民谣的形式,他将每节的末行进行简化,促使作品的节奏变得更快,让诗歌的韵律更为动听,而且短句里隐含了蜿蜒波折的意义,重点展现出了作品里妖女的狡诈与骑士的悲惨,这和诗歌沉郁,悲凉的气氛相符。在《阿格尼斯节前夜》中,他将每节的末行增加了数字,使得整部作品节拍表现缓慢而有力,诗作的叙述与描景变得深沉而精致,展现出了多角度的生活场景。
济慈在不断创新后,开拓了抒情诗的表现形式,除了借景抒情,还有即事抒情及咏物抒情。前者在其叙事诗中较为常见的。在《伊莎贝拉》中,就有很多即事抒情的篇章。比如第三十节讲述了主人公在爱人被杀害以后的悲痛情景。作者对这些内容的描述极富冲击力,借此表达了他对世间罪孽的深恶痛绝以及对贫苦百姓的深刻同情。尽管他创作的咏物诗十分少见,但该类诗歌在他的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包括《希腊古瓮颂》。该作品不但描写了古瓮的外形特征,还着力表现雕刻在上面的画作,济慈将咏物、写景、抒情都融会于一体,促使整部作品彰显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人物影响
济慈在《希腊古瓮颂》中提出了“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个命题,对后世抒情诗的创作影响较大。
济慈对英国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的文学有着影响,他从三个方面影响了众多的的诗人和艺术家:丰富的感官描写,舒适恬静地表现中世纪的理想,有关艺术和思想,或思想和世俗的悖论。深受济慈影响的诗人和艺术家主要有:浪漫派诗人托马斯·胡德,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艾尔弗雷德·丁尼森,前拉斐尔派诗人和画家D·G·罗塞蒂象征派诗人W·B·叶芝以及死于一战的年轻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等。济慈为他们的诗歌提供了创作灵感、写诗的技巧、故事内容和主题风格。
人物评价
英国诗人珀西·比西·雪莱:他本是“美”的一部分,而这“美”啊,曾经被他体现得更加可爱。
黎巴嫩作家纪·哈·纪伯伦:济慈应说,此地长眠者,他的声名是用火铸写在天空。
中国作家屠岸:如果天以借年,他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是难以预料的。但是人们公认,当他二十四岁停笔时,他对诗坛的贡献已大大超越了同一年龄的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
美国作家丹尼尔·S·伯特:除弥尔顿外,没有其他英国诗人对后来人产生过像济慈这样深刻的影响。
后世纪念
济慈故居
伦敦的济慈故居位于西北部汉普斯泰德区,在济慈的时代还是偏僻的郊区乡村,附近是丛林和草地。济慈在这里住过一个不太长的时期。1818年12月,济慈的弟弟汤姆死于肺结核,他的好友布朗把他接到自己家中同住,这就是现在的济慈故居。济慈一度离开此宅,后又住入,直到1820年9月他赴意大利为止。在这里,他写出了他最主要的作品,《圣亚尼节前夕》《海壁朗》等。
主要作品
济慈的书信、手稿等作品,主要都收藏于哈佛大学Hughton图书馆,部分收藏于大英图书馆、位于北伦敦的济慈纪念馆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3 15:3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