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希晨(1922年-2016年7月8日),河南省伊川县莘营村人。原名纪松晓。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曾任晋绥边区《
抗战日报》、《
晋绥日报》和新华通讯社雁门分社编辑、驻成都办事处主任,《人民日报》西南记者站负责记者,
新华社四川分社第一社长,《
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1983年参加创办《
中国老年》杂志,任总编辑。擅长写新闻通讯、报告文学。著有《战斗的青春》、《时代的足迹》等。
1938年在
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改名纪希晨,即追求真理、向往
延安和光明的意思。1937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1938 年到
延安,在
陕北公学、
安吴青训班、中央党校学习。1940年调
延安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工作。1941年至1944年任神府县抗日青年救国会主席。1945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任《晋绥日报》随军记者、新华社特派记者、晋绥新闻训练班主任。1949年随刘邓大军进军西南,任重庆西南
新华日报社城市组组长。1953年起,先后任
人民日报四川
记者站站长,
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
人民日报社编辑、记者部副主任、高级记者。1983年参加创办《
中国老年》杂志,任总编辑;1987年参加创办《
中国老年报》,任第一副总编辑、社委会主任。
纪希晨,1922年出生于河南省
伊川县莘营村。1937年15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历经坎坷到达延安。在陕北公学、中央青委安吴堡战时青训班、中央党校学习。1940年调延安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工作,任指导员、人事科长。1941年至1944年任陕北神府县抗日青年救国会主席,并荣获中央晋绥分局授予的边区甲等模范称号。
1944年,风华正茂的纪希晨同志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凭借自身的机敏、勇敢与无畏,历任《
抗战日报》、《
晋绥日报》随军记者、
新华社特派记者、
新华社绥蒙分社、雁门分社负责记者,晋绥新闻干训班主任。1949年随刘邓大军进军西南,任西南区新华日报编辑部城市组长、工会主席、成都办事处主任。
毛泽东1948年4月日在山西兴县蔡家崖村亲切会见《
晋绥日报》社编辑人员,并发表了谈话。纪希晨同志现场详细记录了讲话。这篇讲话被收录于《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1951年初,作为新闻界代表,纪希晨同志参加了中国人民第一届赴朝慰问团,在一次大型慰问活动中,经历了敌机6小时的反复轰炸。劫后余生,又再度赴朝采访,于枪弹呜啸的作战前线采写出长篇报告文学《战斗的春天》。
纪希晨同志先后经历了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和
抗美援朝战争。他是在日夜兼程的工作中亲身见证了
共和国开拓者们的英勇卓绝,他是在血与火的搏击中,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战地采编鼓舞人们前行的新闻报道。
1953年起,纪希晨同志先后任人民日报西南四川记者站负责记者;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四川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编辑、记者,无愧为一位从风烟战火的洗礼与政治风浪的跌宕中成长起来的高级记者。
改革开放以来,纪希晨同志感受到城乡基层老年人生存状况的变化,瞻望到离退休人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志同道合者共同运筹了面向老年人群体的
报刊、
杂志。1983年创办了《
中国老年》杂志,任总编辑;1987年创办了《
中国老年报》,任第一副总编辑、社委会
主任。
邓小平同志先后为这一刊一报题写了刊名、报名。他
殚精竭虑、全情投入,帮助这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建立起精神慰藉的家园与信息沟通的渠道,为我国老龄新闻文化事业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几十年来,老纪没有离开
记者工作,在漫长的时间里,他写下了无数的通讯报道,出版了几部
作品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发展与进程,当然也渗透着他本人的辛劳与血汗。(人民网评)
纪希晨同志始终保有做人一定要
正直,做事必须要老实的修为;光明磊落、一身正气;仁厚爱民、务实求真;
平易近人、嫉恶如仇;不慕虚名、浮华,崇尚诚信、朴实。历经多次生死考验,铸就了坚定的崇高信仰和
坚毅的意志品质。(红色晋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