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音乐(精选版)》是1999年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制作人
桑德诺瓦(
和云峰),民族音乐学家。
纳西族,云南丽江人。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音乐学系副主任。从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理论、音乐艺术管理、文化产业、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研究、教学多年。指导、培养毕博士、硕士研究生数名。著有《
纳西族音乐史》、《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附光盘)、《音乐艺术管理基础理论与案例分析》等9部,主编、参编《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2005全国音乐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会议论集》等10部;曾获得“
金钟奖”、“山花奖”、 “文艺评论奖”、“音乐评论奖”、“精品教材奖”等21项国家级奖项。曾主持并完成教育部、文化部、北京市、中央音乐学院等重点研究课题16项。现兼任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五届)副会长、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第二届)副主席等职。
内容提要
本CD所集内容,可以说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纳西族传统音乐经典的荟萃与再现。本碟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历史回音——为您提供本世纪50—60年代所录制的部分音响实况,其中,参与演奏的绝大部分艺人现均已仙逝;回音再现——为您提供部分在纳西族民间濒临失传的音乐,例如“勃拾细哩”(亦称《白沙细乐》)等。此外,东巴唱腔是首次将部分著名东巴祭司的原声录音集结出版,洞经音乐也是首次将纳西族地区众多乐会的代表性曲目汇集于内。
相信纳西族音乐(精选版)的出版发行,将为纳西族传统音乐,尤其是部分失传或濒临失传的音乐之音响的永久性保存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将使中外文化人、旅游者对纳西族传统音乐的发展轨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为您研究、收藏、馈赠等提供一份超值的文化礼品。最后,愿该碟的出版能成为我辈族人留给后世的一份特殊的音乐文化遗产。
曲目说明
勃拾细哩(选段)
勃拾细哩——纳西族民间俗称“别时谢礼”或“白沙细乐”,它也是迄今仍然保留并传承于纳西族民间的大型丧葬歌舞、器乐组曲。勃拾细哩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乐曲牌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勃拾细哩在中国音乐历史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并且具有较高的欣赏或收藏价值。
(一)回音再现(选自
桑德诺瓦音乐工作室1999年7月云南丽江录音资料)
1.笃(引、典) 演奏:奚韶善
《笃》是《勃拾细哩》演奏时最先奏的曲子,可被译作调音曲或序曲等。
2.冢拾(一封书) 演奏:和民达、杨曾烈、奚韶善、杨友和、肖江英
《纵拾》意为“长节子”,亦名《一封书》,是现存“勃拾细哩”曲牌中保留较完整、演奏难度最大、曲式结构最长的一首乐曲。纳西民间艺人亦称其为“三起三落”(指乐曲旋法起伏跌宕)和“三环扣”(意指乐曲中三个乐段首尾承接)。
3.三思汲(三思水) 演奏:和民达、杨曾烈、奚韶善、杨友和、肖江英
《三思吉》直译为“三思水”;另称“三思开”,意为“三思渠”。它是一首赞美源于丽江白沙、束河两乡,并给纳西人民带来好处的三条河流的乐曲。
(二)历史回音(选自1962年3月录音资料)
4.阿丽丽构吉徘 演奏:丽江县古乐队 演唱:丽江县宣传队
《阿丽丽构吉徘》意为“规劝亡魂离去的歌”。它是一首在丧葬仪式中用于超度“亡灵”的歌曲。
5.跺蹉(赤足舞) 演奏:
和锡典(横笛)、周耀侯(苏古独)
《跺蹉》意为“赤足舞”。此种舞蹈最早源于纳西族“桑尼”巫师及其驱鬼、招魂、除病消灾和去邪活动中的巫舞。舞蹈及音乐喻意为亡灵返归祖宗的道路扫清障碍。
《幕布》意为“送尸(魂)”,或“挽歌”。这是一首无伴奏的独唱或齐唱歌曲,最早源于东巴丧葬仪式中的唱腔“幕仔”(唱丧歌),并且与纳西民间广为流传的“幕布咨”(送魂调)和“西抚仔”(哭丧调)有一定渊源关系。
民间音乐
(选自
桑德诺瓦音乐工作室1999年7月云南丽江录音资料)
纳西族的民间音乐不仅具有着较为浓郁的民族特点,同时还具有着多民族音乐文化相互融合的地域特征,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机制”研究选项中不可多得的研究范例。
(一)回音再现(选自桑德诺瓦音乐工作室1999年7月云南丽江录音资料)
7.“咪布本”(塔城) 演唱:和金花
意为《嫁女调》,它是纳西族著名的婚俗歌曲之一,内容大多反映婚姻仪式前后的民风、民俗,例如婚期的选择,婚事的排场等,其中也表明了封建包办婚姻制度在西部纳西人中的盛行。
8.“西独本”(塔城) 演唱:和金花
意为《栽秧调》,是广泛流行于纳西族地区塔城、鲁甸和拉伯一带的劳动歌曲。
9.“窝孟达”(塔城) 演唱:和金花
《窝孟达》是纳西族地区最为流行的舞蹈形式之一。唱跳窝孟达时,男女通常需呈相对的两个半圈,男舞者将自己的右手搭在前伴的右肩上,女舞者的手左右相互牵拉,按逆时针方向行进,在此基础上,领舞者可依各自的喜好走出圆圈、绕麻花、龙吐水等队形,同时在行进中“一唱众和”或“一唱众答”。
10.吉日经(大东) 演唱:和民达
《吉日经》是东巴祭司用以计算吉辰良日的唱腔。
11.“古 凄”(拉伯) 演唱:李瑞山
《古凄》是纳西族中最为普遍的山歌名,同时也代表着一种纳西族传统的民间唱法。“古凄”节奏悠长、速度徐缓自由;演唱形式丰富,唱腔独特,既有独唱,也有对唱。多为即兴创作,现编现唱,有时也引用叙事长诗。
12.“时 授”(南兴) 演唱:和民达、和金花
《时授》是纳西族情歌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歌曲体裁,时常用于恋爱、媒妁以及婚嫁等场合。在纳西族民间,此类歌曲的旋律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微有差异,歌词多为即兴编唱,比喻生动,曲调轻松愉快、近似口语,演唱形式多为对唱或男女各为一方集体对唱。
13.口弦调一 演奏:和民达
口弦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同时也是纳西族的传统民间乐器。在纳西族民间,口弦是较为普及的民间乐器。
14.口弦调二 演奏:和民达
(二)历史回音(选自1983—93年云南丽江录音资料)
15.窝热热(大东) 演唱:和四军、和玉春等
“窝热热”或称“热美蹉”,是广泛流行于纳西族民间的丧葬歌舞,并被载录于东巴经中。此种唱跳只能用于长辈过世后的丧葬仪式中。
16.古 凄(大东) 演唱:和志强
17.古 凄(拉市) 演唱:李秀香
18.唱口弦调(白地) 演唱:和艺才
东巴唱腔(选段)
东巴音乐——纳西族民间俗称“东巴调”或“东巴唱腔”,它是产生并且迄今仍然保留、传承于纳西族古老的
民族宗教东巴教法事仪式和道场仪式之中的音乐。东巴音乐包含有唱腔音乐、器乐音乐,以及舞蹈音乐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纳西族保留、并且传承至今的古代音乐文化,在国内外音乐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此处暂仅收录唱腔音乐部分。
(一)回音再现(选自桑德诺瓦音乐工作室1990年8月云南丽江录音资料)
19.“鲁搬鲁饶”(大祭风) 演唱:和开祥
较为重要的
东巴象形文字经典之一,同时也是东巴“核拉勒扣”(大祭风)仪式中最为重要的超度经书之一。其内容是对纳西族传统殉情习俗由来的描述,对殉情者的同情,对自由婚恋行为的赞美和褒奖。
20.“属古”(祭龙王) 演唱:和开祥
东巴祭祀仪式中较为重要的祭祀仪式之一。其唱腔大多为向“属”祈求福泽、祈降喜雨,或祝愿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的内容,也有的内在涵义。
21.“崇搬统”(创世纪) 演唱:和开祥
较最为重要的
东巴象形文字经典之一。其唱腔的内容大多为万物的起源、纳西族人类的繁衍等,被称为纳西族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了解纳西族古代历史、哲学、天文、历法、家庭、婚姻等的重要文献。
22.“埃咨咪”(粮食的来历) 演唱:和开祥
是描述粮食种子的来历,以及粮食生长的全过程的唱腔。一般用于丧葬仪式中的祭祀亡灵、祭献食物等的程序之中。
23.“什罗务”(祭什罗) 演唱:和开祥
为东巴教教主丁巴什罗开丧、祭祀仪式中唱诵的唱腔。其内容大多是如何布置、摆设祭祀所用的灵坛,如何祭祀360个毒鬼的等的内容。
(二)历史回音(选自1983年云南丽江录音资料)
24.“斑米知”(点神灯) 演唱:和玉才
其内容多为神灯的来历,点神灯的意义、规矩、程序等,且此类唱腔多用藏语演唱。
25.“冲把几”(烧天香) 演唱:和即贵
东巴教所有祭祀仪式之中首先必履行的重要程序之一。其内容大多是唱述天香的制作过程,以及梵香仪式的由来等。
丽江洞经古乐
丽江洞经古乐纳西族民间俗称“纳西古乐”或“
洞经音乐”,它是明清以来渐次由汉族、白族地区传入纳西族地区,并至今仍然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组民间器乐,其中所包含曲牌名称具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内涵,是近年来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的中国少数民族乐种之一。丽江洞经古乐音乐包括笃、大调、小调、杂曲、打击乐曲牌五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纳西族音乐文化,尤其是研究明清以来纳西族整体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回音再现(选自桑德诺瓦音乐工作室1993年7月云南丽江录音资料)
26.《浪淘沙》 演奏:长水古乐会
27.《水龙吟》 演奏:金山古乐会
28.《万年欢》 演奏:白华古乐会
29.《到夏来》 演奏:县古乐展演团
(二)历史回音(选自1962年云南丽江录音资料)
30.《山坡羊》 演奏:杨德润、许玉文等
31.《小白梅》 演奏:许玉文、杨德润等
著名老艺人选介
1.民间艺人
【
和锡典】(1906—1989)著名民间艺人,纳西族,丽江县青龙乡人,《勃拾细哩》传人。他精通多种民间乐器,擅长演唱民间大调。他对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勃拾细哩》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秀香】(1945— )著名艺人,纳西族,丽江拉市海北南尧村人。她能即兴演唱多种纳西族民间曲调和传统大调、窝孟达。
2.洞经艺人
【杨德润】(1906—1985)纳西族。他对丽江洞经古乐的演奏、传播及人才的培养都做出过贡献。
【许蕴藻】(1908—1986)纳西族,学名玉文,丽江大研镇人。因其演奏技艺精湛而被民间誉为“许筚篥”。70年代末,他作为重要的民间艺人发起、重组了丽江大研古乐会,并担任该会会长多年,在此间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丽江洞经古乐的传承与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和毅庵】(1908—1993)学名和志强,纳西族,丽江县大研镇人。能操演笛子、二簧、琵琶、苏古独、云锣、胡琴及所有打击乐器,谙熟洞经谈演的所有的仪式程序,并享有极高的声誉。
【赵煜贤】(1909—1997)纳西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拉市乡人。他谙熟演奏和制作多种乐器。
【牛维炯】(1933— )著名洞经艺人,纳西族,丽江大研古乐会会员,一生从事皮革工艺的设计制作工作。牛维炯为丽江纳西族中著名的周氏家族的得意门生,他不仅技艺高超,还是1981年大研古乐会得以重新组建的功臣之一。
【周 乾】(1936— )纳西族,丽江大研镇人,周氏音乐世家重要传人之一。他幼年受其父辈的亲传学习丽江洞经古乐,70年代末,他作为周氏家族的重要传人曾与许玉文、牛维炯等一道参与了丽江大研古乐会的恢复重建工作,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东巴艺人
【和开祥】(1921— )又名东亨,纳西族,东巴大师,丽江县鲁甸新主乡金星村人,祖辈均为世袭东巴。他声音抑扬顿挫有次,高低错落有序,唱腔优美动人。
【和玉才】(1909— )又名和士诚,纳西族,东巴大师,丽江县大东乡章当村人,祖辈均为世袭东巴。他熟悉多种东巴唱腔和民间曲调。
【和即贵】(1928— )纳西族,东巴大师,丽江县鸣音乡鸣音村人,祖辈均为世袭东巴。他不仅是现仍健在的最年轻的东巴祭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从事东巴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