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鼬
鼬科鼬属动物
纹鼬(学名:Mustela strigidorsa):是哺乳纲、鼬科的动物。体重1-2千克,体长30-36厘米,尾巴长18-20厘米。大小和体色与黄腹鼬相似。上体红棕色而腹部黄色,从其颈背中部一直到尾巴的前三分之一处具有一道独特的奶油色条纹。这是纹鼬区别于其他鼬类的重要特征。纹鼬的下颏和胸部也是淡黄色。它们的眼睛非常黑,很小,耳廓被皮毛很好地隐藏了。尾毛与背毛同色,足垫周围裸露无毛。
形态特征
纹鼬具有典型的鼬类动物的特征。体重1-2千克,体长30-36厘米,该物种的尾巴很长,长18-20厘米。体形似黄鼬。体躯被毛短。鼻垫呈肉红色。眼先、两颊及嘴角都具侧生长毛。尾长大于体长之半,尾毛较长而稍蓬松。踱行性。脚掌裸露,掌、趾垫很发达。前、后足均具5趾,趾端爪短曲,稍弱。毛色:夏季体躯毛被红棕色,具光泽。毛的下半段及底绒淡棕色,在绒毛中散生有白色或浅色的针毛。吻、额、颈部毛色略浅淡,呈棕褐色。背面中央自枕部直至尾基部,具一条银白色窄纹。少数个体的背纹于头顶及枕部之间断续相连。故称背纹鼬。
上唇缘、两颊后、下唇、喉部及前胸淡黄色,向后延至阴囊前端形成腹纹。于鼠鼷部扩大成块状。尾色同于体色。冬季体躯棕褐色。头、颈部棕色。头骨:吻部略短宽,额骨较平。泪骨钩状突明显。眶间宽与脑室前端的狭缩部分几乎等宽。颧弓粗壮,略向外侧扩张,额宽超过颅全长之半,颧骨突显然突出,与眶后突接近构成眼眶后缘。矢状嵴明显。人字嵴发达,在顶骨与枕骨会合处向后上方突出。乳状突不显著,听泡小而侧扁,近似方形。后关节突特别发达,略超过关节窝横面1/2。下颌较粗壮,冠状突前缘平直,后缘略成弧形。角突下后方外缘向上弯曲。
牙齿:上门齿横列成一直线。上犬齿较黄鼬者细长,齿冠略钝。第一、二枚前臼齿斜列,第一前臼齿外缘与犬齿内缘相切,第二前臼齿外缘与第一前臼齿中线平齐。裂齿宽厚,齿冠刃薄如刀;裂齿前缘之内外叶大小相似,其凹槽很浅,内叶小尖显著。臼齿横列,内叶大于外叶,内叶小尖较大,外叶中央低凹,两端各具一小尖。齿序:I3/3,C1/1,PM3/3,M1/2 = 34。
阴茎骨:类似青鼬。骨体近末端1/2处向背面强烈弯曲,尖端具两个直立的突起。
栖息环境
栖息地包括太平洋分布范围内的茂密的丘陵丛林和中度森林。在其整个活动范围的杂草丛生的森林中都可以找到,也生活在泰国和越南的常绿森林中。为山地物种。偏爱相对较高的海拔高度。海拔高度从缅甸北部的90米到印度的2500米,在中国境内栖息于海拔90-2500米的河谷中。主要栖居在丘陵和山区的常绿森林中,包括茂密的灌木丛、次生林、草地和农田。
生活习性
纹鼬可能是昼夜性活动的物种,大多单独活动。它们用气味标记自己的居住领地,这也是作为维持领地的种内交流机制。它们很可能具有不同的两性范围,其中雄性的领地明显大于雌性,并且异性的同种动物领地常常重叠。
纹鼬的饮食习惯知之甚少。一种猎物物种是袋狸鼠。纹鼬通过咬住鼻子的方式攻击它。纹鼬在死木周围觅食,检查裂缝和孔洞,寻找在枯木内的昆虫、蛴螬和蠕虫。也有记录纹鼬在溪流附近猎捕和捕获其他鼠类的情况。
分布范围
纹鼬遍布整个东亚,范围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到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北部地区。在印度北部、缅甸中部、中国南部、泰国北部以及老挝和越南的中部和北部地区都有分布。该物种的南部界限仍然不清楚。
在中国仅见于云南勐腊的勐仑、元阳(新街)、文山等地。
繁殖方式
关于纹鼬的繁殖行为知之甚少。尚不清楚该物种是否延迟植入,这是一种在鼬类动物中并不罕见的繁殖性状。
鼬属的其他物种多是季节性繁殖,通常持续3-4个月。需要延迟植入,受精的胚胎可能需要长达10个月的时间植入物种的子宫中。温度和天长等环境条件决定了何时进行植入。生活在更多季节性气候中的鼬类更容易出现延迟植入。植入后,妊娠通常持续30-65天。雌性每个季节生一窝。幼仔晚成性,天生小而盲视,在出生后的8个月至2年之间达到性成熟。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5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纹鼬没有明显的保护需求。栖息地的下降速度相当低,因为它存在于退化和零散的森林中,并且其山地和山区的数量比例很高,森林转化率相对较低。此外,除了中国的毛皮市场以外,它不是目标采集市场。该物种已经进入其分布范围内的许多规划保护区中。 这些保护区中有许多保护措施以防止狩猎和小规模的栖息地丧失,从长远来看,该物种的主要保护问题可能是宣布的保护区的实际安全性不足的风险。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4 14:2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