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骨
骨修复材料
组织工程骨是最有前景的新型骨修复材料,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深入研究。美国、意大利、德国都已经有临床应用的报道。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国外差距较小,若加快产业化开发,可使我国在这一产业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并能参与国际竞争。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要想在临床上得到全面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基本信息
由于某种因素如外伤、感染、肿瘤切除或先天性疾病等而使骨丧失了一些骨质, 形成较大的间隙, 称为骨缺损。骨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其治疗特别是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20世纪80 年代, 治疗骨缺损的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组织工程化骨进行手术治疗; 运用基因治疗法和物理疗法以加速骨质的生长愈合。组织工程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 年代, 其基本含义是将细胞、合成材料、处理过的天然材料和组织、细胞因子及基因治疗广泛地应用于体内的组织再生或体外的组织构建。近20 多年来组织工程的发展为骨缺损的修复治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主要包括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细胞因子和组织工程骨的构建等研究。
骨髓中含有大量的骨前体细胞,在受到一定外界刺激后会分化生成成骨细胞,因此,一般骨折后机体能够自行修复。然而,过于强大的外力作用(如高坠、重物碾压等)会导致粉碎性骨折,由此引发的骨缺失很难自行修复。传统的骨修复通常采用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和植入人工替代材料的方法,然这样易造成其他并发症或排异反应引起的感染。骨组织工程的目的就是模拟骨折过程中骨修复的自然过程,即在预期部位通过对成骨前体细胞、支架、生物活性物质等的调控,促进骨组织愈合,使骨能够正常发挥维持机械运动、保护脏器及维持一定代谢的作用。组织工程骨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自体细胞来源所带来的低感染性和低致癌率。临床应用实践证明,生物衍生组织工程骨有良好的成骨能力,未见明显排斥反应及并发症。
组织工程骨是最有前景的新型骨修复材料,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深入研究。美国、意大利、德国都已经有临床应用的报道。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国外差距较小,若加快产业化开发,可使我国在这一产业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并能参与国际竞争。在20世纪80 年代,骨组织工程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其他组织工程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一些新技术,如基因强化组织工程骨等,都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总而言之,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要想在临床上得到全面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期刊简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主办。
杂志发表关于干细胞;组织构建;生物材料;骨关节植入物;组织器官细胞移植以及计算机辅助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基础及临床研究,转化医学和偱证医学研究,发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一流水平的学术、技术创新成果。
杂志的主编:
王岩,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方向为骨科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太关节外科学会(APAS)主席、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版权信息:
1997年创刊,周刊,每年出版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的宗旨为面向国际,立足本土,力争办成传播中国组织工程领域一流学术研究成果和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专业读者认可的国际化学术期刊。
曾用刊名:
《现代康复》1997-2001年
《中国临床康复》2002-2005年
2006年,经新出报刊[2006]288号批准,《中国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21-1539/R,ISSN 1673-8225。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6-2011
2011年,经新出报刊字[2011] 888号文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更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变更后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
刊号: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收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的国内外重要数据库: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数据库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 中国中文(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第5版)
● 中国高影响力医学期刊论文计量报告
● 美国《化学文摘》(CA)
● 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
●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
● SCOPUS数据库(SCOPUS)
● 波兰《哥伯尼索引》(IC)
● 俄罗斯全俄科学技术信息数据库(VINITI)
出版重点
组织工程骨材料,组织工程软骨材料,组织工程血管材料,组织工程神经材料,组织工程口腔材料,纳米生物材料,膜生物材料,药物控释材料,细胞外基质材料,抗菌抗病毒材料,药物控释材料,细胞外基质材料,复合支架材料,材料生物相容性,材料力学及表面改性,生物材料模型构建,生物材料基础实验,生物材料临床实践,生物材料循证医学
研究对象
心、脑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骨及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新型功能复合生物材料;口腔材料;人工器官材料;微胶囊材料;药物控制释放材料;载药栓塞剂;生物微反应器
研究内容
力学性能;理化性能;耐蚀性能;材料表面改性;细胞黏附性能;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生物安全性;生物降解性;骨传导性;血液-材料相互作用评价;体内实验及评价;生物材料临床应用
相关文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Vol. 17 Issue (8): 1354-1361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3.08.005
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组织
In vitro fabrication of tissue engineering osteochondral composites
研究亮点:
1 实验设计一体化、具有过渡结构的双层支架材料,在骨、软骨交界区形成过渡区,有利于新生的骨与软骨组织之间形成良好界面。
2 实验采用原代软骨细胞和第3代矿化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以模拟体内微环境。
3 自然骨-软骨基质复合支架复合兔软骨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可分别在异位形成软骨样组织和骨样组织;同时形成具有较为紧密联结但结构不成熟的类骨-软骨样组织。
4 实验证实了通过将软骨细胞与支架软骨层复合形成软骨层,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与明胶-陶瓷化骨骨层支架复合形成骨层,经过一系列常规检测均证实组织形成与预期是相同的。但构建的骨-软骨复合组织仅仅具有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成分方面的证据,其生物学功能是否能在体内较长时间存在而不发生变性、退变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2 23:24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