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林夜哭
明末夏完淳诗作
《细林夜哭》是明末少年将领夏完淳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先是写景,继之回忆当年与老师陈子龙共事和起义的情景,慨叹自己被缚和老师沉水,又忆及当年老师对自己的器重,心情极其悲痛,决心殉国并葬身于老师墓旁。诗中缅怀陈子龙的抗清业及其不幸遭遇,表现了沉痛的悼念之情和自己必死的决心。全诗如泣如诉,情真辞苦,慷慨悲壮,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间用浪漫主义手法,使感情的表达更为激越飞扬,使诗歌更增添了撼动人心的力量。
作品原文
细林夜哭1
细林山上夜乌啼,细林山下秋草齐。
有客扁舟不系缆,乘风直下松江西2。
却忆当年细林客3,孟公四海文章伯4。
昔日曾来访白云5,落叶满山寻不得。
始知孟公湖海人6,荒台古月水粼粼7。
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8。
去岁平陵鼓声死9,与公同渡吴江水;
今年梦断九峰云10,旌旗犹映暮山紫11。
潇洒秦庭泪已挥12,仿佛聊城矢更飞13。
黄鹄欲举六翮折14,茫茫四海将安归?
天地跼蹐日月促15,气如长虹葬鱼腹16。
肠断当年国士恩17,剪纸招魂为公哭。
烈皇乘云御六龙18,攀髯控驭先文忠19。
君臣地下会相见,泪洒阊阖生悲风20。
我欲归来振羽翼21,谁知一举入罗弋22。
家世堪怜赵氏孤23,到今竟作田横客24。
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
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25,霜寒月苦行当来26。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晚上细林山上乌鸦啼鸣,细林山下秋草连天。
有客乘着扁舟不系缆绳,乘风直下吴淞江之西。
回想起当年那些细林客,老师可称文坛领袖。
昔日曾经来访问老师,只见落叶满山找不到您。
在荒台古月水波粼粼中,才知道您隐居的用意。
师生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天下意气相亲。
去年起义失败鼓声绝,与老师共同渡过吴江水;
今年在九峰希望又破灭,旌旗把暮山映成紫色。
就像秦庭求救泪飞洒,仿佛聊城箭飞建大功。
黄鹄想高飞但翅膀折断,茫茫四海哪里可归宿?
天地局狭日月紧迫,老师您气如长虹葬鱼腹。
忆起当年对我的器重更悲痛,剪纸招魂为您哭。
天庭中先帝坐着龙车,驾车的应是我先父。
君臣地下定会相见,泪洒在天门顿生悲风。
我想归来重整旗鼓,谁知转眼陷入敌人魔爪。
家世悲惨堪比赵氏孤儿,到今竟成为田横客。
唉!我为国家民族尽忠,虽身在罗网也不用悲哀。
老师啊老师,替我在冥间修座房子,霜重月洁之夜我准会前来。
创作背景
《细林夜哭》作于南明永历元年(1647),最初收于诗集《南冠草》。作者夏完淳因谋起义事泄被捕,系于舟中。在解往南京途中,船经细林山,他的老师陈子龙抗清失败后一度避居于此,他想起老师当年避居此地,自己也来访问过,不禁悲从中来,因而写此诗志哀。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大致可分三个层次。从起句到“酒酣眸睨意气亲”是第一层次。在这里诗人以触景生情的赋笔,由景入事,继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月落乌啼的晨曦中,诗人举目向细林山眺望,朦胧的曙色中,秋草连天。这里的一个“齐”既是诗歌的韵脚,同时也写出初秋时节秋草茂盛的景象。它与句中的“细林”“夜”无形中交代了诗歌的时间、地点。“有客”“乘风”两句,则以浪漫、超脱之笔叙述诗人自己的处境。也许出于防范的因素,押送夏完淳的船大约是夜半启碇,到拂晓已到细林山侧,这便是“不系缆”的含意所在。在这里,诗人不说自己被囚受押,反以“有客”自居,充分体现了他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大气凛然之下的那种视死如归精神。由于细林山地处松江西北境内,所以诗人以“乘风西下”来描写他的这段航程。诗到“却忆”便陷入了与细林有关的往事的回忆之中。明亡之前,以陈子龙、夏允彝为首的“几社”盟友,常到佘山、细林山一带悠游唱和。诗中所说的“当年细林客”,指的便是这班人,而在云间诸公中,陈子龙又诗文超群,所以夏完淳以“四海伯”誉之。诗到“昔日”,则又转入对明亡后往事的回忆。那时,诗人一度与老师失去联系,后来他专程来此寻师。可是陈子龙却四海为家,行踪不定,迎接夏完淳的只是一派落叶满山的秋色。这次寻访虽然没找到老师,可是他却从中进一步知道陈子龙隐居湖海背后的真情,这也正是“始知孟公”句的含意所在。诗至“荒台古月”,则是回忆中的又一个片断。由于陈子龙参与了吴易义军的指挥,所以他频频出没于淀、泖水乡。而夏完淳最后就在一片波光粼粼的荒台畔,与自己的老师重逢。往事不堪回首,使他们感慨痛哭,而现实斗争又使他们充满了信心。对酒当歌,他们扫心头抑郁的阴云,讨论抗清事业,更使他们备感亲近。
诗至“去岁平陵”,则已进入第二个层次。在这里,诗人具体叙述了“夜哭”的由来与经过。南明政权覆灭之后,唐王朱聿键在黄道周、张肯堂、郑芝龙兄弟等班文武旧臣的拥戴下,于福建称帝,即隆武帝。可是由于海盗出身的郑氏兄弟的拥兵自重,致使这个小朝廷一开始便陷入了矛盾重重的困境中。后来,随着首辅黄道周的被迫出征、隆武帝的出奔,这个小朝廷对整个抗清形势的影响急转直下。诗中“鼓声死”指的就是这一现状。与唐王称帝的同时,鲁王朱以海,则在浙东绍兴崛起,自称监国。浙东政权内部虽然也是矛盾重重,但在与清军对峙之际,却一度小有胜利。浙东与江南近在尺咫,对陈子龙以及吴易及其领导下的淀泖义军来说,斗争形势的发展,也亟需一支相互支援的兄弟部队,在吴易等义军将士的要求之下,陈子龙、夏完淳毅然前往绍兴,与浙东政权取得了联系。诗中的“同渡吴江水”,指的就是这么一段经历。自从吴易义军与浙东联合,江南形势为之一振。浙东政权也乘势北渡钱塘,开辟新战场。就在这场“海盐之役”中,夏完淳随同吴易率兵前往。可是战斗失利,吴易又在回嘉善时误中奸计,被捕旋即遇难。吴易遇难后,他领导下的这支起义队伍也遭到镇压,对于夏完淳来讲,往事历历如梦,而旌旗相望的情景,仍恍然在眼前,这便是“今年梦断”两句的含意所在。“潇洒秦庭”以下六句,是写策反吴胜兆兵变。“潇洒”两字,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陈子龙的丰采。“聊城矢飞”,用的是鲁仲连劝降的典故,据《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记载,齐国田单久攻聊城不下,最后还是靠鲁仲连写劝降书再用箭射进城去,才最后攻占了聊城。在这里,诗人将策动兵变的陈子龙比作是鲁仲连,用典中不失其天然熨贴。可是兵变流产,在一片缉拿声中,陈子龙已难以逃脱。诗中“黄鹄”两句表达的就是这层含意。至于诗歌“天地跼蹐”“葬鱼腹”则以简练之笔如实交代了子龙被捕和投河殉国的经过。“肠断”以下,诗人叙述自己在为老师招魂祭奠时的感想。在这里,诗人以屈原式浪漫骚笔,在这天光云影的神话境界中,寄托对老师以及自己父亲的缅怀与崇敬。大明皇朝的先帝坐在龙车上,驾车的竟是诗人的父亲,这是十分浪漫的想象。先帝、先父已升入天庭,而诗人深信刚遇难的老师的忠魂,也必然升入天庭。“会相见”所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诗到“我欲归来”,已是第三个层次。它从对往事的追怀、对恩师的悼念中解脱出来,从而转入对自己身世、境遇以及心愿的叙述、表白。“入罗弋”则叙述他转眼陷入了敌人魔爪。当诗人闻知“松江兵变”,便迅速赶回故乡,他想收抬残局重整旗鼓,谁知兵变流产,他旋即也陷身魔掌,这不能不说是件悲恸之事。“赵氏孤”用的又是一则典故。春秋之际,晋国的赵盾家族遭到权臣的迫害,唯独赵氏门客舍身相教,将赵武抚养成人,后来这位孤儿终于为全家报仇雪恨。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赵氏孤儿自喻,表达了自己集家仇国恨于一身,急欲报仇的愿望。“堪怜”两字凝聚着万般无奈下的遗憾与凄凉。“田横客”又用了一则典故,田横是齐国贵族,秦朝末年他与田億重建齐国。后来刘邦统一中国,他率领五百余人逃亡海岛。刘邦令他赴格阳,他于途中自杀。留在岛上的人闻讯,全部自杀。诗人此处以田横客自居,实际上披露出他不愿荀且偷生的意愿。想到了死,诗人禁不住仰天长叹。“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实在是一种悲剧。可是,终究是为国家、为民族而死,死得堪比泰山,想到这里诗人眼开为之一亮,在他的感觉中,仿佛这晨雾也为他的精诚所驱散,于是,他继而发出了“且莫哀”的自慰。诗到这里,经历了对往事的回忆、对逝者的追悼;经历了对恩师慷慨捐躯经历的现实叙述,以及死后升入天庭的理想主义描绘。此后,又在对自己身世、境遇的抒写中,抒发了自己献身的决心。诗歌在此已一波三折,而“且莫哀”的自慰,犹如一股回澜,将诗歌的感情再次升到又一个高潮。可是,诗人汹涌的诗情并没因此然停息。在“公乎公乎”的仰天呼号中,诗人再度将感情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他决心追随老师于地下,这是一种十分悲壮的感情。在这里,诗人再一次以直抒胸臆的笔墨,表达自己视死如归的决心与意念。“霜寒月苦”既塑造出一个凄苦而又纯洁的境界,寓情于景,表现诗人内心的悲凉,同时又与开头的“秋草齐”遥相呼应。
这首诗感情真实感人,诗人通过对往事的层层追怀、对逝者的理想化描绘和对自己身世境遇的哽咽交代,将自己对恩师、对先烈的那种深切的眷恋,表现得细致入微,将自己视死如归的决心,抒发得恣肆淋漓。在表现手法上,作品陈述不拘于平铺直叙,而是借助感官意识的流动,从而打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将现时与过去、此地与彼处、天上与人间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迷离扑朔的艺术境界。在抒发感情方面,这首旨在悼亡的挥泪之作,在寓情于景,寄情于事,以及借助奇思幻想寄托一己之深情外,最后又层层叠进,淋漓直抒诗人难以抑制的奔腾之情,这种涓流呜咽从一波三折开始,继而急转直下,以回肠荡气的恣肆汪洋,使诗歌产生一种巨大的感染力。这首诗歌的用典也是成功的,它借助典故的丰富内涵,画龙点睛般地交代出诗句外的言外之意,此外,不少地方还借助典故中的瑰丽、奇幻,替诗歌增蒙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在文学史上,这首诗也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它与陈子龙后期诗歌一样,体现了明末“云间诗派”后期风格的嬗变。
名家点评
安徽大学教授刘秉铮《翩翩文采,铮铮铁骨——夏完淳诗文创作浅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论诗时,曾说:“大凡人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细林夜哭》的魅力,就在于作者“感于事”而“动于情”。对老师极端的爱恋,产生了深切的悲痛,给全诗带来了深沉的感情色彩。
扬州大学教授刘勇刚《论明末天才诗人夏完淳的诗歌创作——中国文学史上“天才序列”中的“特例”》:陈子龙乃完淳恩师,又曾是并肩抗清的战友,情谊深厚,故此诗引吭振箨,血泪交迸,读之令人凛然生哀,完淳诗功蕴藉颇深,使典用事,熨贴自然。此诗虽是船过细林山,仓促之间写成,然激情喷涌而措词沉着。十七岁之少年,而有如此波澜老成之诗,确属绝世无双的才子。
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1647),明末将领、文学家。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几社成员夏允彝之子,幼有神童之誉。诸生。唐王遥授中书舍人,事泄,被执不屈死。有《玉樊堂集》《南冠草》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4 01:4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