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是指人体内(高等的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外液体,(由
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
人体细胞赖依生存的液体环境。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主要包括淋巴、
血浆和组织液,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通过
毛细血管壁互相渗透,组织液可以渗入
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淋巴只有通过
淋巴循环再回到
血浆。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维持了人体的平衡。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由于细胞与
内环境之间、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
物质交换,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影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 pH值、
渗透压、温度等,但内环境通过
机体的调节活动能够维持相对的稳定。
人体在
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中往往含有一些
碱性物质(如
碳酸钠)。这些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值发生变化。但是在血液中含有许多对
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如H2CO3/NaH2PO4/Na2HPO4等。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
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
乳酸钠和
H2CO3,H2CO3是一种弱酸,而且不稳定,易分解成CO2和H2O,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加的CO2会刺激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增强
呼吸运动,增加
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当
Na2CO3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作用,生成
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
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pH值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通常稳定在7.35~7.45之间。
内环境的其他理化性质,如温度、
渗透压、各种
化学物质的含量等,在神经系统和
体液的调节之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也都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在神经调节、体液(内分泌)调节、免疫调节之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
内环境的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