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正书院,创办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1903年后改为“校士馆”(即后云南师范传习所、两级师范学堂和今
昆明第一中学前身)。虽然存在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书院的成立“开南中未有之风”,与广东学海书院、浙江诂经书院、四川尊经书院并称全国“
四大书院”,是清末追随时代潮流、富有特色、成效卓著的著名书院之一。
成立原因
清末,旧式书院渐渐落伍,其陈腐的教学内容和应付科举的“制艺”(八股文)为时代所不容,一批具有革新思想的士大夫倡议创办新式书院,培养“经邦济世”的人才,为国所用。当时的光绪皇帝赞同变法维新,很快批准了云南巡抚谭钧培关于在昆明创办“经正书院”(取“传经、拜经、守正”之意)的请求,并亲赐“滇池植秀”匾额一方,以资鼓励。
1891年3月5日,“经正书院”在昆明城内报恩寺旧址(今翠湖北路昆明市体委院内)正式成立。
目标
经正书院公开宣称,以培养“通经致用之才”为目标,教学内容以“古学、时务”为主,颇有几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革新意味。书院的学生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拔,多为各地勤敏好学、思想活跃的优秀学子。
经正书院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骄人业绩,前后两任院长许印芳(1832—1901)、陈荣昌(1860—1935)功不可没。
办学经历
许印芳是一个边疆地区的旧文人,又是从科举出身的儒家学者,但在办理云南教育和“传道、授业、解惑”的几十年中,却能够与时俱进,大胆接受新思潮,不断改良教育方法和途径。他经常教诲学生说:“无论何种学术,必须要认真细心的去研究与学习。但要有独自的见解,不可以像以往的腐儒一样,永远做古人的应声虫,规规矩矩,人云亦云,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读书是不行的。我们要想求得真理,求得真实的知识,(必须)要广泛的读古今中外的书。读了后,要多予思考,对得到的知识重新估价。为此,既得到汉学家实事求是的精神,又符合西洋科学家、哲学家的治学方法。”他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但重点是培养“经世致用”之才,而不是那种只会摇头晃脑地背诵几句“之乎者也”的“花架子”。他既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恳切地告诉学生“山藏美玉海藏珠,益人神志无逾书”;又特别强调读书方法。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读书如酿酒,漉糟取精液。
酒缸倘无糟,精液何由得?
意思是说,做学问要像酿酒一样,善于从糟粕中汲取精华;假如没有糟粕,精华又从何而来呢?
这首诗明白如话,言简意赅,既好懂又好记,莘莘学子们奉为圭臬,恪守不渝,常温常新,终生受益。
他执掌经正书院6年,为书院的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许印芳之后,陈荣昌继承了他的办学思路,在书院执讲6年,“或鼓励学生博览世界各国书籍,或倡送学生赴日留学”,为云南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著名校友
学院毕业的学子中最有成就的当数袁嘉谷。经陈荣昌举荐,他于1903年参加朝廷举办的“经济特科”(经邦济世)考试,一举夺得头名,荣登“特元”魁首。特元的考试难度高于状元,录取程序也更严格、复杂,是比状元还要荣耀的“金榜及第”。当年参加特元考试的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状元、四川名士骆成骧及广东籍进士梁士怡等人。
袁嘉谷为家乡争得了殊荣,云南人特地在昆明拓东路金汁河畔修建“状元楼”,永志纪念。袁嘉谷的成功,与书院紧跟时代潮流,注重“新学”教育是分不开的,应当永远载入史册。
此外,秦光玉、钱用中、李坤等毕业生后来都成为集大成的学者,为云南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