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六首》是唐代诗人
杜甫的
组诗作品。这六首诗摹写春天宿雨新晴时草堂周围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第一首诗写积雨初晴之景,第二首诗写幽居自适之情,第三首诗见井渠而起咏,第四首诗状倏雨倏晴之景,第五首诗写草堂春日之景,第六首诗写江溪春夜之景。整组诗皆为写景之作,绘形绘声,佳景迭陈,客观描述之多,有物我交融之趣;诗中又多对句,多用叠字,音韵协调;多用颜色字,鲜明悦目:颇能表现出
杜诗的艺术特色。
作品原文
绝句六首
其一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⑴。
其二
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⑵。
幽栖身懒动,客至欲如何。
其三
凿井交棕叶⑶,开渠断竹根。
扁舟轻袅缆,小径曲通村。
其四
急雨捎溪足,斜晖转树腰⑷。
隔巢黄鸟并,翻藻白鱼跳。
其五
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⑸。
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其六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鸟栖知故道⑹,帆过宿谁家。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鹍(kūn)鸡:古书上说像鹤的一种鸟,黄白色,长颈赤喙。鹍,一作“鶤”。《楚辞·九辩》:“鹍鸡啁哳而悲鸣。”
洪兴祖补注:“鹍鸡似鹤,黄白色。”
⑵飞飞:纷乱貌。
⑷树腰:树干的中部。仇兆鳌注:“转树腰,日影横穿也。”
⑸刺:一作“到”。
⑹故道:旧道,原路。《
史记·项羽本纪》:“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白话译文
其一
早晨太阳出来照着篱笆东边的积水,屋舍北边也生起了云彩掩映着泥土。
又高又密的竹林中有翡翠鸟在鸣叫,偏僻寂静的沙滩上很多鹍鸡在跳舞。
其二
春天到了,茂密的花丛中花蕊绽放,引来了纷飞的蜜蜂蝴蝶。
隐居在这里,身子都懒得动了,客人来又想找我干什么哩。
其三
在棕树下打凿水井,井上棕叶交错,开凿水渠,砍断了渠旁竹根。
一叶扁舟在小河岸边系缆停靠,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通向村庄。
其四
急雨掠过下面一段溪中,斜阳从树腰间泛出。
两只黄莺隔巢并栖枝头,溪中白鱼翻藻跳跃。
其五
屋舍下竹笋竟穿出了墙壁,庭院中藤蔓也长到了屋檐。
大地上空,晴丝飘摇而浮;大江如练,芳草青青一片。
其六
江水翻动像月光推动江边石头,云花映入溪水中让流水显得虚幻。
鸟儿总是循着熟路归入树林中,船帆驶过却不知到什么地方停泊。
创作背景
清人仇兆鳌在《
杜诗详注》中解释这组诗说“此当是广德二年(764年)复归草堂时作”。唐代宗广德二年暮春杜甫重回草堂,恰值“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时节,加之对严武的御敌安蜀颇有信心,兴致很高,于是写下这组绝句。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绝句六首》摹写春天雨后新晴时草堂周围的景色,系以组诗形成出之,绘形绘声,佳景迭陈,描绘了宁静闲适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第一首诗写宿雨新晴时村居的景物,表现清爽的感受和喜悦的情怀。首二句写初升之日照篱东之水,而屋北之低窄处则冉冉云生,静中有动景。三四句则写物态。竹林高处,翠鸟鸣唱,沙滩幽境,鹍鸡飞舞。有色有声,鲜明清脆。四句皆对,而每句又单独成一画面,亦一句一诗也。
第二首诗写春暖花开,蜂喧蝶舞,处此情境,心身俱懒:写得颇有气氛。首二句叠字对起,花蕊纷繁,蜂蝶簇拥,真是繁华世界。三四句抒情,离群索居,意怠身懒,客人来又想找我干什么哩。语颇愤抑,盖久经世态炎凉耳。组诗中仅此两句抒情。人事虽多违牾,而大自然与诗仍相适耳。三首以下又系客观写景之作。
第三首诗写草堂内外景物和乡居幽事。仇兆鳌说:“吴若本注:交棕,作井绠也。赵日:蜀有盐井,雨露之水落其中则坏,新凿井时即交棕叶以覆之。按:二说皆非。汲绠用棕毛,不用棕叶。此井在村中,于盐井无涉。”此诗四句皆对,所写皆生活之所需。言井上有棕叶掩荫,渠旁竹根断截,皆为取水而作,系村内之景。而村外之景,则有船号挂着长长的缆绳,小道弯弯通向各个村落。写静物而寓有生趣。
第四首诗写骤雨急晴之景,雨势掠过溪足,斜阳横空村腰,何美如之。黄鸟隔叶相对,白鱼跳出水藻,一上一下,相映成趣。其结构则三句紧承次句,四句又遥应首句。又是这首诗的接搭妙处。此写“东边日出西边雨”此雨彼晴和“雨后复斜阳”时雨时晴之景:急雨掠过下面一段溪中(所以说“溪足”),惊起白鱼翻藻跳跃;斜阳从树腰泛出,照见隔巢有两只黄莺并栖枝头。庾信“树宿含樱鸟,花留酿蜜蜂”一联犹如民间剪纸图案,富装饰趣味。此“隔巢”二句亦然;但有前面所写大景衬托,无纤弱之病。
第五首诗又写草堂春景。笋穿壁,藤刺檐;地气蒸腾,岸草芊眠:俱是暮春新晴之景。屋下笋而穿墙,庭中藤绠檐前。静中有动,寓有生机。大地上空,晴丝飘摇而浮;大江如练,芳草青青一片,水天又是何等绚丽。诗人写此,多为客观描绘,有物我相即之趣。
第六首诗系写江溪春夜景物。首句写江水动荡,月影推移,恍如移石以去。次句写溪内空虚,白云缥渺,好似傍花而迷。石在江边,月浮江上,江波翻动,则恍如月光移动江边之石。花在溪旁,云行天上,映于水中,故见其虚而相傍。这都是从空际着笔,是写一种美丽的印象,
王嗣奭说“似不可解”,却不影响欣赏。三,四句写鸟归而知故道,而船来却宿谁家,意谓客不如鸟之有归宿也,客愁自不待言。鸟总是循熟路归林,帆过却不知到何处停泊:因景生情,富人生哲理意味。
这组诗皆为写景之作,客观描述之多,有物我相融之趣,仅其二、其六两首,“身懒动”,“宿谁家”,有“幽栖”者,有“帆过”的客船出现。诗的美感经验,则物我关系若即若离。组诗又多对句,有四句皆对的,有一组对句的。多用叠字,音响协调;多用颜色字,鲜明悦目:颇能表现出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这六首诗,犹如六曲屏风,一扇自成画面,合之则见草堂暮春风景和幽居情事。能给人以明丽清新的感受便好,不须计较这些诗用的是五绝正法与否。
名家点评
其三
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见井、渠而起咏。井在棕下,故叶交加;渠在竹旁,故根断截:此属内景。下二则外景也。
其四
明代王嗣奭《
杜臆》:一日之间,忽而急雨,忽而斜晖,理或有之。“斜晖转树腰”,晚日横穿树也,与“隔巢黄鸟并”,一时之景却有致。
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四章,悠雨悠晴之景。
清代
杨伦《
杜诗镜铨》:承树(“隔巢”句下)。承溪(“翻藻”句下)。
其六
明代王嗣奭《杜臆》:“江动”、“溪虚”二句似不可解,而景象却好。然江月,溪花,不无昼夜之别而并用之。如画家写花卉,春秋错列;虽名人不拘,而终不可为法。“帆过宿谁家”,因鸟之知止,而为当止不知止者虑也。诗本即景,而意出于景之外矣。
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六章,江溪春夜之景。江动月翻,恍如移石而去;溪虚云度,隐然傍花而迷;写景俱在空际。
总评
明代王嗣奭《杜臆》:奔窜既久,初归草堂,凡目所见,景所触,情所感,掇拾成诗,犹之漫兴也。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写所居景物,当在春夏之交,禽鱼花草,种种幽适,自堪入画,唯稍嫌太板实耳。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六绝兴与境会,触手成咏,绝句截中四者殊少,惟公独多。后人六言诗,往往用此体。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
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
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