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缎镇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辖镇
绣缎镇,隶属于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位于连平县东南部,地处连平、和平、东源三县交界处,东临和平县公白镇,南与东源县三河镇接壤,西与大湖镇相连,北面毗邻和平县青州镇,辖区总面积62.4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绣缎镇有户籍人口16722人。截至2021年10月31日,绣缎镇辖1个社区和9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和平县大湖乡。
新中国成立后,属连平县大湖乡。
1962年,属连平县大湖公社
1978年春,从大湖公社分出,成立连平县绣缎公社。
1983年11月,撤公社为区公所。
1987年3月,撤区为乡。
1994年7月,改乡为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31日,绣缎镇辖1个社区和9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绣缎镇,位于连平县东南部,地处连平、和平、东源三县交界处,东临和平县公白镇,南与东源县三河镇接壤,西与大湖镇相连,北面毗邻和平县青州镇,辖区总面积62.4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绣缎镇地处河源市灯塔盆地腹地,辖区内多属丘陵地貌。
气候
绣缎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20.6℃,最高气温40.5℃,最低气温零下4.4℃,平均降雨量1784毫米,最大降雨量2841毫米,最小降雨量1004毫米。
水文
绣缎镇境内有尚岭河、金溪河等河流。
自然资源
绣缎镇境内主要矿产资源有黏土、铜矿,探明黏土矿储量152万吨。
人口
截至2019年末,绣缎镇有户籍人口1672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绣缎镇财政收入183万元,税收165万多元。
农业
2011年,绣缎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总产值13715万元。有耕地面积1.1万亩。全镇水稻种植面积11905亩,产量3952吨;花生种植面积3000亩,产量420吨。初具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有优质高山油茶种植基地,规划种植总面积10000亩,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年产茶油近60吨,产值近600万元。还有以优质板栗、柿子、柠檬为主的果类生产基地,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以杂交猪、鸡、肉牛为主的禽畜养殖基地。生猪饲养量13500头,年末存栏8600头;家禽饲养量共10万余羽,年末存栏35000羽。畜牧业年产值2000多万元。其他水果种植面积5000多亩,其中柑橘600余亩,产量200多吨;梨105亩,产量41吨;香蕉13亩,产量13吨;李1700亩,产量750吨。累计造林10000多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为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8%。2011年,养殖面积为2700亩,其中位于尚岭村的绣缎镇大型甲鱼育苗基地占地1000亩,年产值近1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215元。
工业
2011年,绣缎镇工业总产值为5878万元。工业企业有15家,主要有红砖厂、饼干厂、电子厂等企业。其中制造业14家,总产值3500万元。个体私营企业136户,从业人数1963人,实现产值(营业额)2000多万元。
交通运输
绣缎镇交通便利,粤赣高速公路和省道S230定忠线穿镇而过,镇政府距粤赣高速大湖出口2公里,距京九线和平站30公里。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7年,绣缎镇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巩固和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在全镇实施对农村中小学生实行免收学杂费及书费的基础上,还对特困学生给予生活补贴扶助。全年免收学杂费、书费率均为100%,全面保证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落实。此外,设立教育奖学金,激励教师提高教学积极性。镇内设有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小学教学点3个、幼儿园3间,学龄儿童入学率100%。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
文化事业
2017年,绣缎镇完善全镇文化基础设施,改善群众文化生活环境。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全年开展送戏下乡、文艺汇演、歌舞比赛等各类大型活动4次,其中绣缎镇广场舞蹈队参加连平县第二届广场舞蹈大赛并获得第三名。与连平县文广新局共同投入40万元,对镇文体广场和文化站进行升级改造。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和传承。国庆期间组织村民清理尚岭村关爷埂古驿道杂草3.5公里。10月23日由镇文化站牵头联合派出所、维稳中心、居委会等有关部门对镇中心小学附近的商店进行淫秽出版物检查,进一步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5%,有线电视用户1285户,实现村村通电视。
医疗卫生
2017年,绣缎镇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巩固农村初级卫生达标成果。加强镇级卫生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工作条件和看病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开展农民健康教育,组织下乡义诊活动,免费为农村群众义诊800多人次。建立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实行疫情报告制度,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防止农民因病返贫。
社会保障
2017年,绣缎镇加强对贫困户及危房户的调查摸底工作,并把农村年人均年收入4800元以下的家庭全部纳入低保救济范围,334户低保对象得到补助。解决孤寡老人的生活福利问题,定期探望慰问并发动周边村民一起关爱独居老人,改善孤寡老人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摸底排查,把应保对象全部纳入应保尽保范围,全镇有五保对象57人,其中孤儿6人、散养五保户40人、集中供养11人。做好对军烈属、复员退伍军人的登记造册和优抚安置工作,加大对复退军人的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的困难。全镇有城乡居民医疗参保1360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续)保300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52%;发放养老金人员累计2071人,发放率100%。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名称来历因镇政府驻绣锻圩而得名。
方言
绣缎镇通行客家话,其音系与和平话、兴宁话相比更接近于梅县话。
风景名胜
塔岭烈士陵园
塔岭烈士陵园,位于绣缎镇塔岭村大地墩山上,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2010年连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河源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绣缎文笔塔
绣缎文笔塔,位于绣缎镇尚岭村塔岭山山顶,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1985年连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天保第
天保第,位于绣缎镇金溪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906年),是落居该地曾氏郁文公所建,2010年连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八斗种遗址
八斗种遗址,位于绣缎镇尚岭村八斗种山坡,属战国时期遗址,1986年连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绣缎镇.连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18:4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