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苴歌》主要是丰顺县
汤坑、汤西、汤南一带独特的民间音乐,丰顺县位于广东省东部,梅州市南端,地处莲花山脉中段。丰顺“绩苴歌”是丰顺县汤坑一带独特的传统音乐,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以字行腔,旋法顺口,在吟唱之中带有几分口语化。
绩苴(Ji Ju),就是用
苎麻(一种茎杆植物)茎杆外部的一层皮,放在水里浸透后,用手撕成一根根细长的麻丝,捡接成麻线。它是过去
丰顺县汤坑一带妇女们盛行的一种业余手工劳动。由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落后的原因,使绩苴这手工艺劳动,成为过去贫民阶层为解决日常生活、衣着以及用来作为商品交换的一种手段。所以,妇女们一边手工劳动,一边唱绩苴歌。
《
绩苴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象征。旧《
丰顺县志》上有以下记载:“三区(即汤坑区)人稠……其居乡者,男则经商、操舟、种蔗制糖、花生制油;女则樵薪、耕种之余,岁必绩织苎布两匹,以一匹易棉布”,并有“夏布,汤坑产为良……。苎布甲于天下,其色如玉,其缕如丝。汤坑夏布,有长袍一袭轻十两者,可见其精细之说。可见汤坑夏布驰名,绩苴历史不浅。客家情歌《十二月想妹》中的“正月想妹转娘家,三斤苎来四斤麻”,就是指婚后的妇女于每年
元宵节后回家习绩苴、织夏布;并在端阳节前带回织好的苎布,给夫家父母及丈夫、子女做夏天的衣服。而每年“必绩织苎布二匹”,一匹为夏天自用,一匹易棉布做冬服。所以,绩苴成了妇女们必不可少的随身手艺。由于传统习惯加之风俗所促,使绩苴在城乡中广为普及,为《绩苴歌》的产生,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
绩苴歌》的歌词,是在一年四季十二月这个特定内容的基础上,以不同季节结合每个月绩苴、“氽苴”、织布、卖布等特点,通过用叙述的形式,表达了妇女们当时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这阶层的生活概貌。歌词朴实通俗,句式节奏鲜明,结构较为规整,是我国民族民间独特的多段体结构。从所收录下来的歌词来看,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汤坑地区的
客家方言,并且又是她们直接的劳动语言和生活语言。“乡土味”很浓。别外,叙述的事情都是妇女们自己的实践和感受。女性的特点很明显。从这方面来看,它可能是妇女们的口头创作而不可能是某个人的文学作品。因为,过去绩苴的都是那些社会地位及文化水平都很低的妇女;个别有地位、有文化的妇女是不会去“习绩苴、织夏布”的,不可能有这么细腻的感受。就是有写,也不至于如此通俗。其次从韵脚的杂乱性来证明它的集体性。歌词除“四月”、“五月”两段是“长、阳”同韵外,其它段都是一段一韵的,贯串性及逻辑性较差。可以想象妇女们凑在一块绩苴,你一言、我一语、她一段,把自己在生产劳动实践中的经验加以总结,通过朴素的文艺形式得以再现。由广泛的口头流传后,有人予以收集整理而形成今天的绩苴歌词。所以说《
绩苴歌》有广泛、深厚的生活基础,它是广大妇女们集体的、口头的、实践的产物。它符合民歌产生、发展于社会实践,并且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这一普遍规律。
目前,汤坑地区流行的《
绩苴歌》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有字无调”,只有歌词,没有曲调。《绩苴歌》词纯粹只用念白的形式;(二)是因为“有字无调”而用丰顺山歌套唱;(三)是“有字有调”,但“字同曲异”。为什么同一素材而又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呢?我们来分析比较一下,丰顺山歌为什么流传之广泛而不至于走样呢?这是因为,它一开始就是有字有调,流传之中是连词带曲,比翼而飞。后来人们熟悉了它并且自由地运用在自己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字异而曲同。而《绩苴歌》则刚好相反,它一开始可能是有词而无曲,自从有人收集整理文字本后,则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依据了,以至今天大致还“字同”。
一、《绩苴歌》的幸存,证明中国古老的音乐没有完全消失,它以其大量的曲目、古乐的乐器和自成体系的记谱方法,延续至现在,十多年来《
绩苴歌》的研究已取的相当成果,《绩苴歌》在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中华文化交流史等学术研究方面,有很高的学习研究价值。
苎麻目前无人种植,遂着经济和技术发展,市场商品的繁荣,现在被纺织品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