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丝绸官营机构沿袭自唐制,但分工更为精细。
宋代官造丝绸沿袭自唐制,东京(开封)绫锦院专供赵宋宗室及百官织物。《宋会要辑稿·职官、食货》中记载:“绫锦院在昭庆坊(开封旧城东北隅),太祖乾德四年(966年)以平蜀所得二百人,置内绫院;太祖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分东西二院;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合为一,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内侍三人监,领兵匠千三十四人,有锦绮织机四百余;太祖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废湖州织绫务,二十余名工匠进京城入绫锦院;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裁减绫锦院,以织工四百人为额。
绫锦院作为一家综合型的丝织作院,主要织造锦、绫、罗、绉、纱、绢等各类高档丝织物,代表了宋代官造丝绸织物的最高水平。其中锦是大宗,由于锦最费工费时费料,“端可织绢数匹”,真宗曾一度停止织做锦绫,改织绢匹(真宗咸平元年(998年)绫锦院以新织绢上进,乃改命织绢)。至南宋,已迁至临安的绫锦院,仍有织机三百余架,兵匠人数亦达千人。
宋代丝织业相较唐代分工更加细密,扎染、裁造、文绣分工并行;官作织造也更为专业,绫锦院精于织造、染院负责染色、文绣院尤善绣工。伴随着官造工匠的雇值较唐代大幅提高,社会上以织作为生的机户也开始大量出现(宋仁宗时仅梓州一路就有机织户数千家)。
有宋一代的丝织技艺,审美格调均大幅提升,宋代官营丝织品无论是在技术水平、规模、质量、或者产量等方面相较唐代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